業界期盼已久的「北向互換通」昨正式啟動,這是內地和香港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領域引進互聯互通安排。今後國際投資者可通過這個既方便又安全的渠道,有序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誠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所指,「北向互換通」象徵兩地金融市場融合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和各監管機構與市場單位共同努力下的又一標誌性突破,除了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具備高度開放的商業環境、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國際化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這些優勢一直吸引着內地和海外投資者來到香港,進行各類金融活動。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而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有條件繼續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助力內地金融市場高質量對外開放。
近期,內地和香港在推動互聯互通方面可謂新招迭出、精彩不斷,包括去年7月初將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並獲得國際投資者熱烈歡迎——單在今年4月,北向交易的平均每天交易額高達2.4億人民幣,較推出首月上升逾11倍;而南向交易的平均每天交易額,更是高達19.6億港元,較推出首月上升8倍。
另一新進展是在今年3月,滬深港交易所落實進一步擴大滬深港通合資格證券的範圍,包括將符合條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業納入港股通,讓內地和國際投資者進行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此外,海南省和深圳市亦先後在香港發行總值達50億元人民幣的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
正如大家所見,互聯互通正在擴展——從滬深港通、債券通,再到「北向互換通」,可謂順水推舟。「北向互換通」之啟動,對境外投資者、香港以及內地都有莫大益處。首先對境外投資者而言,他們過往必須透過離岸人民幣利率互換進行對沖,現在可直接進行在岸利率互換交易,有助減低對沖成本和提高效率;對香港而言,新安排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有助強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而對內地而言,新安排實施後,互換通將與債券通產生協同效應,有助進一步釋放境外投資者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潛力,提升國家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一句話,「北向互換通」創造多贏局面。
「互換通」啟動初期,每日交易限額200億元人民幣,清算限額40億元人民幣,可交易品種只有利率互換產品,而且僅限北向交易。未來,希望香港金管局和內地監管部門密切監察「北向互換通」的落實情況,累積更多經驗,並按照市場發展和投資者需要,適時落實「南向互換通」。通過更多更便捷更安全的互聯互通業務,將香港金融業做大做強做優,完全合乎投資者、內地和香港的利益,亦是香港不斷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法寶。
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