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平平安安,是人生中最真實的福報

平平安安,是人生中最真實的福報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1-07-14 01:37:14 來源:香港商报

 潮汕地區有句俗語「平安當大賺」,意思就是:一個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相當於賺了很多錢。換句話說就是,平安,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近代潮汕先輩為生活所迫或為逃避戰亂,告別親人,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到異國他鄉賺錢謀生,生活安頓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錢和信寄回家裏報平安,這第一封寄給親人的銀信俗稱「平安批」。「平安批」是出國謀生的潮汕人寄回家鄉贍養親屬和稟報平安的一種「銀、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間寄匯,是潮汕歷史上舉世罕見的文化奇觀,已成為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35年新加坡華僑劉呈祥通過光裕興僑批局寄給家鄉母親的「平安批」信中寫道:「慈親大人尊安:敬啟者,兒自作別起程,搭只美卿輪,至六月初二日到星,與吾妹一路水陸平安。惟望母親不用遠慮茲順呈家書一封,外並光洋四元,照信收妥,以應家中之需。余容後申……」。

 「平安批」是華僑第一次寄的錢,一般不多且為雙數,比如2元或4元等,寓意吉祥、一切平安。

 祈願平安,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生活願景和美麗祝願。

 平平安安,是人生中最真實的福報。人之一生,哪怕積累了再多的財富,再大的權力,再高的地位,再牛的名氣,再好的生活環境,如果沒有「平安」,人也難以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安逸。

 南懷瑾在著作中說:「十多年來,我給人寫信,最後的祝福語都是寫『恭祝平安』。人生最難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氣。古人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煩惱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難,永遠保持平安前進是最困難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長久。」

 從人類有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天災人禍的恐懼,對未知世界的擔憂,人類便有了宗教信仰,有了神明崇拜,有了祈福習俗,祈禱平安,是祈福文化中人類原始的願望初心。

 關帝是全球華人社會普遍敬奉的平安神、保護神。關帝威靈赫赫,一身正氣,又是忠義、神勇的化身,自宋元明清乃至如今,祈禱關帝保平安的民間習俗,早已深入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成為華人社會共同的精神寄託和精神家園。

 民眾在遭遇天災、戰亂、瘟疫、災劫時,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關帝廟祈禱平安,甚至遇到特殊日子或重要事件,三鄉五村的民眾還要合力從廟裏請出關帝像,在城鎮、鄉村、田野、村寨中繞境巡遊,以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

 《山西通誌》有記載稱:元仁宗嘉祐年間,有一位大商人,在江上遇上大風。他所乘的船就要沉沒,他危急之下祈禱關帝保佑,得以平安生還。因此建立關帝祠於懷仁縣,以報神恩。

 《金陵瑣事》記載稱:明神宗萬曆三十年,玉雕工人華春雷平素經常虔誠地到淮清橋西關帝廟上香供養禮拜。這一年從揚州回南,船行江中遇逆風,他所乘的船幾乎要覆沒,忽見關帝現身雲端大呼:「拽篷,拽篷,吾救汝一舟人。」船上商人奮力拽篷,頃刻間就駛入港灣,人船平安。春雷平安歸來後又到淮清橋西關帝廟叩謝,並為帝像裝金。

 福建泉州惠安縣有座後塘武廟,當地人奉關帝為本村「境主公」。村民靠捕魚為生,全村有49對漁船,相傳有一次狂風突襲遇險,虔求關帝庇佑,得以平安返回,因此倡議建廟,4年竣工。至今,關帝巡遊儀式代代傳承,舉行活動時,村裏的青壯年男丁爭搶扛抬關帝鑾轎,婦女身穿傳統惠女服飾、手持松枝和香參加巡遊,老幼殘弱則在家門口擺上祭品,向關帝祈禱平安。

 潮汕人敬祀關帝,已成為當地最為重要的民風習俗。潮汕地區從城市到農村到山區,關帝廟隨處可見,數量甚多,前往關帝廟進香求平安賜福的海內外潮人,人數之多與崇拜媽祖不相上下。

 潮汕人富有冒險精神,「出沒巨浸,與風濤爭頃刻之生」,更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對家人、親情無比深切的責任感。在潮汕人看來,人如花草樹木,有含苞怒放的時刻,也有花葉凋謝的一天。人,無論貧富貴賤,平安就好,平安才是最真實的福報。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責任編輯:程向明 平平安安,是人生中最真實的福報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