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在本月較早前發布了3項研究主題的成果。 記者 崔後良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潘仲男報道:沙田是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然而,當中卻構建了不少歷史故事,更保存了一些獨特的風俗,但又有多少香港市民有深入了解?就此,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近年致力推動區內傳統風俗文化的保存工作,並在本月較早前發布了包括《竹枝詞》(沙田部分)、沙田客家文化、沙田農業文化共3項研究主題的成果。
客家圍村習俗多姿采
「客家民系」是中國漢族的一個主要族群, 客家人起源於一千多年以前的中國中原地區,後來南遷至中國南方各省,其中以廣東有較多客家人居住。古代香港也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同時客家人亦是香港最早的一群原居民。據統計,沙田瀝源九約近60條鄉村,客家鄉村佔八成以上。沙田的客家人保留祖先的文化傳統,承傳了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為保存客家文化遺產,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助理總監(學習與發展)葉振東帶領港專學生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發展,了解沙田的圍村,探訪客家人的習俗,訪問村中父老,以「吃」(盆菜)、「說」(客家話)、「喜」(添燈)、「住」(客家大宅曾大屋)為題,記錄了沙田區「客家」圍村的生活。
《竹枝詞》具文學價值
《竹枝詞》的祖傳手抄本。
《竹枝詞》是一種吟詠不同地區風土人情的漢語詩體,百多年前,本地兩位客籍大儒許永慶(石古壟村)及羅文祥(九肚村),亦創作了本土的《竹枝詞》,以客家語唱出,歌詞由「瀝源」之「大圍」作開端,內容幾及整個新界而至九龍及港島,勾畫出各處之風光特色。現時,沙田火炭村村代表鄭志興保存了一套祖傳手抄本,並珍藏在沙田鄉事委員會讓公眾欣賞。
火炭村村代表鄭志興(右)保存了一套祖傳手抄本《竹枝詞》,現珍藏在沙田鄉委會讓公眾欣賞。
香港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講述,《竹枝詞》就是客家人的山歌,而雖說是山歌,其文學價值卻絕不下於文學作品,可讀性甚高。他帶領學生深入進行這項文化研究工作,同時介紹《竹枝詞》與早期沙田客籍居民的生活點滴,可從字裏行間隱約了解當時的生活面貌。
農業發展經歷重大變化
上世紀50年代,沙田區村民仍以務農為生,到60、70年代才起了重大變化。港九花卉職工總會理事劉瑞枝憶述,昔日農友會守望相助,人情味濃。而除了早期種禾及菜,在50年代末亦有不少農民轉為種植花卉,因為種花收成期較長。她又分享自己轉為花農後便曾分別種薑花、菊花及劍蘭等。
上述3項研究主題均為「沙田文化研究計劃」的一部分,由沙田文化藝術推廣委員會主辦,得到沙田民政事務處協辦,並獲沙田區議會贊助。而研究已分別結集成「《竹枝詞》(沙田部分)研究」、「沙田客家圍村研究」、「沙田農業文化研究」特刊,可予公眾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