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為研磨之器,承載傳統文化精髓;
硯為文房之基,書寫中華文明根脈;
硯為啟蒙之道,耕讀傳家氣韻悠長。
千餘年來,歙硯作為文脈傳承的重要載體,其製作技藝在歙州、也就是後來的徽州一府六縣中廣為流傳,尤以府治所在的安徽黃山市歙縣為最。
至南唐,歙硯僻為御用之品。
宋代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繁榮。
沉寂百年 複橫空出世
元代以降,歙硯文化進入衰退期。明代更無任何歙硯採制的文字記載。而清代唯一有記載的硯石開採只有一次。清道光年間(1821-1850),歙硯被定為朝廷貢品,其後經濟衰退,歙硯生產式微。
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龍尾石的開採始終未能恢復,制硯藝人日漸減少。曾經風靡一時的歙硯產業步入「石盡藝絕」的境地。
1957年,周恩來總理作出「發掘祖國文化遺產」的重要指示,沉寂百年之久的歙硯復產提上了議事日程。
歙硯復產,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葉善祝、胡震龍、方見塵等一批硯雕名家,撐起了歙硯界的一片藍天。
1963年,為了配套歙硯生產,歙縣派出大批人員入駐硯山村,經皖贛兩省、歙婺兩縣多方磋商,龍尾石復采啟動。停采距今已有130多年的老硯坑,再次湧現人頭攢動、號角漫山的盛況。
改革開放以來,歙硯受到東南亞一帶國家的青睞,一躍成為換取外匯的重要商品。
與此同時,歙縣有關方面請求省地礦局幫助在徽州地區範圍之內尋找硯礦,後來由332地質隊程明銘負責普查任務,歙縣大谷運、上豐、岔口等地的多處硯坑、以及分散在黃山市三區四縣的其他硯坑得以發現,歙硯硯石品種越發豐富多彩。
從「匠」到「師」 推全面繁榮
發展歙硯,歙縣工藝廠唯才是舉,無論出身。
胡震龍通曉詩詞韻律、擅長書法繪畫,有着深厚的徽文化底蘊。上世紀六十年代製作的幾方歙硯,為歙縣贏得了率先建廠的資格。
繼胡震龍、葉善祝之後,歙硯界的又一領軍人物就是硯雕大師、國畫大師方見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歙硯產業異軍突起。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歙硯迎來了全面繁榮的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湧現出了王祖偉、鄭寒等一批硯界才俊,他們不僅在硯技上推陳出新,更在書畫研習、詩詞創作上不懈追求,賦予一方方硯石全新的溫度,全新的生命。
現存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不足400人,歙硯雕刻界王祖偉、鄭寒忝列其中,實為難得。除此之外,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民間工藝最高獎——「山花獎」得主,更是在歙硯界全面湧現。新一代的歙硯人,他們潛心學藝、自我突破,努力實現着從「匠」到「師」的跨越。
在歙硯技藝的傳承上,歙硯協會通過校企合作、研學、師帶徒等多種方式齊頭並進,為後續人才做好儲備。截止當前,歙硯從業大軍3萬餘人,他們緊握手中刻刀,緊扣時代脈博,搏風擊浪,勇毅前行。(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歙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