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廣州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黃屹的執棒下,在廣州完成了樂團委約著名作曲家方崬清所創作的大型交響套曲《灣區暢想》世界首演。
談及新作,著名作曲家方崬清頗有感觸:「這部作品的總譜特別附上了一張我在飛機上拍到的『小蠻腰』(廣州塔)的照片。視覺與聽覺藝術是展示粵港澳大灣區風采的一體兩面,密不可分。這也是我第四部關於大灣區的音樂作品。相較視覺而言,聽覺直擊人心,層次更深。」
據了解,《灣區暢想》全曲分六個部分,分別是序曲「灣區暢想」、第一樂章「活力都市」、第二樂章「科創新高」、第三樂章「海上絲路」、第四樂章「合作共贏」、第五樂章「擁抱未來」。作曲家着眼當下、暢想未來的立意躍然紙上。粵劇曲調、廣東音樂、粵語流行曲貫穿始終,《彩雲追月》《七子之歌》這些跨越年代的經典和管弦樂的結合,將大灣區人的鄉音鄉愁詮釋得淋漓盡致。
其中,構思最妙、用意最深的「引用」當屬穿引其中的《帝女花》最後一場的經典曲調。方崬清自言「有廣東人的地方就有人知道《帝女花》。」《灣區暢想》用粵劇經典入樂,以懷人思鄉的情愫為時代作注,含義雋永深邃。
作品創作技法別具匠心。出身傳統戲曲世家的方崬清特別提到第一樂章在節奏上對傳統戲曲的致敬:「有點緊打慢唱的意思,下面節奏推進很緊湊,但『帝女花』主題很舒展。這是中國戲曲代表性手法,我就把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並且把它交響化,這種快慢相迎正是和應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碰撞。」緊密的節奏仿佛是在訴說大灣區熱氣騰騰,生機勃勃的發展;徐緩悠遠的歌吟卻像是始終串聯着彼此的文化紐帶。這正是大灣區人民的真實寫照:無論相隔多遠,文化的根脈始終連結彼此。
廣州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黃屹的引領下,為世人展現出一個充滿生氣的南方,一個與時代同頻的灣區。廣州交響樂團生長於大灣區,得時代風氣之先而不吝於回饋人民、書寫時代。從對作品的委約到對音樂的精湛詮釋,無不體現出廣交深厚的人文情懷,銳意進取的大灣區精神。
這場音樂會的另一部作品是趙麟的交響音詩《千里江山》,以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為創作靈感,以笙、琵琶、二胡、鋼琴、竹笛、女高音與管弦樂隊協奏,詮釋出內蘊於傳統文化的宇宙觀、自然觀、審美觀,景中有情,物我兩忘。黃屹總監和樂隊對趙麟作品中東西對話、交融的呈現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民族樂器的現代性和可塑性得到彰顯,樂團的精湛詮釋為東方語境的音樂平添幾許現代性的色彩。
《灣區暢想》《千里江山》都是指揮大師余隆和廣交推動下創作的作品,是對傳統文化古為今用、法古而不泥古創新詮釋。
據悉,這場音樂會是2023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青年藝術家交流計劃的項目之一,由交響樂團聯盟牽頭,包頭市藝術劇院交響樂團、寧波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推薦的重點培養年輕樂手也參與到這場演出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親歷一次意義非凡的世界首演。
這場「世界首演」音樂會,有三位作曲家在場,除了方崬清之外,還有青年作曲家陳思昂和龔天鵬。2022年,陳思昂受廣交委約創作的《征程》首演;2024年,龔天鵬受廣交委約、以《國際歌》旋律為基點的交響曲《追光》將亮相舞台。三首作品所處的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線,串聯起廣交推動中國當代音樂創作與發展的閃亮軌跡。
此外,受廣交委約,香港作曲家梁皓一目前也在為2024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創作一首全新的作品,該作品將於音樂周廣州音樂會上首演。(記者 何嘉敏 通訊員 翟佳 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