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貓在鏡頭前磨蹭標記、樹上倒掛的川金絲猴、雪地覓食的紅腹角雉、快速奔跑的豹貓......這是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立兩周年之際,綿竹片區的模樣。近年來,四川省德陽綿竹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建設。如今,在綿竹連綿的群山、茂密的森林中,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有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
4年6次拍攝到大熊貓活動影像 多種珍稀動物爭相「上鏡」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位於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部,規劃面積366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275平方公里,涉及清平鎮、漢旺鎮、九龍鎮和廣濟鎮4個鎮9個行政村,是岷山南段大熊貓棲息地的「腹心地帶」,大熊貓岷山L種群保護的重要區域以及大熊貓岷山種群交流廊道的重要位置。據悉,目前綿竹片區境內有野生動物大熊貓5隻,其他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4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15種。
2019年4月,綿竹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2021年1月,兩隻可愛的野生大熊貓同時出現在紅外相機鏡頭裏,其中一隻露出了肥碩的屁股,另一隻緊隨其後步伐穩健,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記者從多段視頻中發現,在大熊貓區域附近,還拍攝到雄性紅腹角雉肉質角高高聳立,肉裙充血膨脹飄灑在胸前,開始求偶炫耀;成群結隊的羚牛或是低頭覓食,或是嬉戲打鬧,或是悠閒小憩;今年5月,拍攝到的百餘只川金絲猴種群活動影像,也是首次在綿竹片區拍攝到的大種群川金絲猴活動蹤跡。「從2019年至今,綿竹已經連續4年6次拍攝到大熊貓活動影像,同時還拍攝到川金絲猴、牛羚、林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喉貂、黑熊、紅腹角雉、斑羚、藏酋猴、血雉、豹貓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綿竹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野生動物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監控鏡頭裏,充分反映了綿竹境內物種的多樣性,熊貓種群等在有效繁衍和發展,體現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成果。
人巡+科技賦能 全力守護熊貓棲息地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於2020年8月6日掛牌成立,下設8個管護站,共有42名巡護員。近年來,綿竹市不斷完善資源調查、巡護監測等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守護青山綠水。2022年1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網絡一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首次實現區內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紅外相機監測和巡護員APP一體化監測。組建專職護林員隊伍,統一開展管護、巡護和監測工作,並根據片區內大熊貓分佈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巡護監測線路20條,投放紅外線相機360餘台次,對大熊貓活動重點區域實現全覆蓋。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管理分局指導下,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檢察工作站在綿竹市相繼掛牌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清平入口社區正式開放,成為德陽地區首個開放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2022年11月,綿竹市在「第二屆數字國際熊貓節」上喜獲「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體驗先行試驗區」稱號,標誌着該地區大熊貓保護管理邁上新台階。
打通「兩山」轉化通道 揚起鄉村振興「風帆」
近年來,綿竹從全域角度佈局,全面修復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大熊貓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和大熊貓保護地體系,全市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呈現持續恢復性增長,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奔赴」。
在清平鎮,浪漫的星空屋、充滿童趣的小火車、五彩斑斕的農房、趣味十足的熊貓科普館與黛青色的山脈和流動的雲彩相映成趣,讓人流連忘返。從礦山關停到生態修復,再到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清平鎮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了「礦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顏值變產值」的華麗轉身。2020年11月,更是借力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上榜「成渝潮流新地標」,成功打造了「成都-九寨溝」另一條中軸旅遊線上的重要驛站。
如何打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價值轉化通道,切實走好綠色發展道路?綿竹市堅持以生態治理為優先戰略,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為抓手,持續做強做大「生態經濟」品牌,推動綠色生態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如今的綿竹,坐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四川省首批林業生態旅遊示範縣、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天府旅遊名縣等「金字招牌」,綠色已然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底色,處處煥發出新的活力。從生態美,到產業興,到百姓富,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片區探索出了一條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綠色生態的發展之路。(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