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並提出了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到2027年,創新發展綜合優勢顯著增強,科技創新成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7月5日,來自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工研中心等高校和社科院專家、教授參加由成都市社科聯(院)主辦,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承辦召開的「貫徹落實《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專題研討會,圍繞科技創新體集聚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文物數碼化、創新金融支撐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研討,為成都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言獻策。
全會指出,當前,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趨勢,成都必須把加強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體系優化升級,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着力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加快形成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和全省發展大局。
為此,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會長楊繼瑞教授指出,成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關鍵要以科技創新之「力」、體制機制之「舉」、產業生態圈之「鏈」、園區基地之「群」、高能級平台之「勢」、多元化市場主體之「強」、信息化和數字經濟之「能」、各種要素之「保」和營商環境之「優」,協同給力加力,對標對表競進、錯位差異競爭、合力發展,共同撐起成都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廈」。
「要在各領域積極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打造更多「隱形冠軍」,形成科技創新體集群是新的實現形式之一。」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盛毅研究員認為,科技創新集群建設涉及創新主體、產業鏈條、產業組織體系、要素配置體系、政府服務體系等建設,需要加強協作,共同織網,構建生態,可以考慮制定科技創新體集群行動計劃,明確各集群的主攻方向和重點。
大量科技成果走到世界前列,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院常務副院長柴劍峰提出,加強「卡脖子」領域人才隊伍建設是引領成都現代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卡脖子」技術人才培養既要立足當前,還有着眼未來,既有特殊性,又具有一般屬性。成都人才政策需要以價值生態涵養人才,優化人才安居和各類服務場景,推動從「政策引才」向「生態營才」轉變。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黃勤教授認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目標就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建議推進地方政府做產業鏈的鏈長制,高度重視針對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產業鏈知識體系建設,界定好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角色定位和功能,發揮他們互補的作用。
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張毓峰教授從科技金融的角度進行了分享,建議擴大基礎研究的財政投入規模,持續加大對重點學科、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支持投入。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效能,建設高水平高效率創新聯合體。強化國有資本產業投資引領帶動作用,建強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體系。
成都市社科聯(院)副主席、副院長熊平總結到成都需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解決創新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問題,具有未來競爭力的產業體系需要研究佈局什麼、怎麼佈局、何時佈局的問題。(記者 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