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佈局長三角?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的回答可能最具代表性。
他說,企業家最喜歡的是市場,長三角的市場體量和消費力是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企業家都很羨慕的, 同時長三角出口也具有雄厚基礎和天然優勢。
6月6日,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安徽合肥舉行。王傳福應邀出席,並發表主題為「緊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
王傳福指出,近年來,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指引下,三省一市的發展格局越來越協調,產業合作越來越緊密,互補優勢越來越明顯,為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企業提供了更高層次發展空間。
產業鏈集群優勢明顯
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長三角優勢明顯,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又有巨大市場需求,是高質量一體化的一個縮影。長三角致力於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肩負更高責任使命。
自20年前落戶上海以來,比亞迪伴隨長三角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成長壯大, 產業佈局涵蓋三省一市的10多個城市,實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卡車、電池、電機、電控等全產業鏈佈局。
「近年來,比亞迪有幸站在雙碳風口,實現厚積薄發的大發展,在長三角也迎來產業建設的爆發期。」
據介紹,比亞迪新建常州、合肥兩大乘用車基地,以及淮安商用車基地,在多個城市配套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現已提供9 萬個就業崗位。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加速跑」。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滬浙蘇皖三省一市累計生產整車 696 萬台。其中,新能源汽車 279 萬台,佔全國比重超過 40%。
長三角區域經濟互補性強,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在不斷增強。從全局規劃出發,比亞迪因地制宜地進行差異化產業佈局,着力實現各地產業的聯動和協同。
在安徽,比亞迪形成以合肥為中心的新能源整車基地,以無為、蚌埠、滁州、阜陽為支撐的動力電池、電池材料、高壓電器、線束等關鍵零部件配套基地。
在長三角,比亞迪進行更高層面的佈局。南京基地生產的動力總成,配套到合肥和常州乘用車基地。常州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杭州生產的純電動大巴,運送上海洋山港和浙江寧波港,裝船出口海外。
做大做強長三角產業基地
創新能力強,亦是長三角的優勢之一。該區域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聚集了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
20多年來,長三角為比亞迪配套了大量優質供應商,每年輸送了大量優秀畢業生,提供了豐富的產業技術人員,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提供了優越環境。
比亞迪與長三角高校開展產教融合,與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合作,積極參與政府搭建的各類交流活動,在長三角許多城市申請了工程技術中心和研發平台,促進了產業鏈、創新鏈發展,融入長三角全球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高地。
王傳福說,長三角擁有優越營商環境、龐大經濟體量、廣闊市場空間、完善產業配套和對外開放門戶優勢,市場需求旺盛,對高品質、高科技、綠色環保的產品有着巨大的購買力,吸引着全球各類優質資源要素聚集,成為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日益增長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不斷完善的保護制度,也塑造了長三角體量龐大、健康有序的巨大內部市場。2022年,長三角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33%,高於全國的 26%。今年 1 到 4 月,提升到 39%,高於全國30%。
「企業家最喜歡的是市場,長三角的市場體量和消費力是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企業家都很羨慕的,同時長三角出口也具有雄厚基礎和天然優勢。」王傳福直言,「因此,在長三角落戶的企業家是很幸福的。」
他表示,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比亞迪將紮根長三角,發揮龍頭企業的產業鏈帶動和示範作用,做大做強長三角各產業基地,打造受人尊重的世界級企業,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奮進中國式現代化!(記者 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