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二月二龍抬頭,在英歌石科學城建設現場,一排排塔吊巍然聳立,一輛輛工程車川流不息,一位位施工人員揮汗如雨,火熱的施工氛圍帶來春的氣息,彰顯出蓬勃生機。據了解,截至目前,英歌石科學城已有4棟實驗樓封頂,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80%,第二批9個地塊實驗室建設已進場施工,第三批地塊及市政基礎工程即將開始施工。
建設場景
速度:施工工人坐飛機趕回工地
「目前我們整個場地有1000多名施工人員日夜奮戰,這些施工人員正月十五之前全部到崗,不少工人坐飛機回來的,一天也不耽誤,一刻也不懈怠。」大連英歌石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孫玉帝告訴記者,在以往的工作經驗中,能在節後快速復工並迅速形成大干場面的並不多見。
在遼寧濱海實驗室施工現場,孫玉帝指着面前的一棟建築,這是英歌石科學城首個封頂的實驗樓。「9月22日進場施工,12月實現封頂,僅用時3個月。」孫玉帝說,自開工建設以來,「科學城速度」創造多個紀錄,比如可研報告批覆、進場施工作業等前期工作用時不到4個月,更為可貴的是,在歷經兩次疫情、冬季施工和複雜條件的考驗下,「科學城速度」始終保持高速前進,「科學城建設充分展示了我市各級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作風和擔當精神。」孫玉帝說。
「預計兩個遼寧實驗室3月份就完成所有主體結構施工。」中建三局東北公司副總經理王海豐表示,項目分為A1、A3兩個區域,其中A1區域的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通用實驗室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80%。4座實驗室樓棟已封頂,目前正在進行材料拆除清理工作,預計3月份完成所有主體結構施工。同時,二次結構已進場開始施工準備,計劃在本月底施工,後續將穿插進行裝飾施工。A3區域3個地塊開始基礎施工,預計5月份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孫玉帝介紹說,2月1日,第二批9個地塊的實驗室建設已經進場施工,3月底將進行科技配套服務設施施工,4月份市政基礎設施將進場施工。「科學城一期首開區共39萬平方米實驗室項目和14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等配套項目,目前各工程壓茬推進、多箭齊發。」孫玉帝說,大家分秒必爭,掛圖作戰,確保科學城年底「見雛形」。
難度:地形複雜、結構複雜帶來施工難題
在遼寧濱海實驗室施工現場,門口醒目位置豎起一塊牌子,上面列出了全年進度計劃橫道圖,在最末尾竣工驗收時間上註明「2023年12月13日」。「我們把施工時間都精確到每日,一天都不能含糊。」王海豐說,公司負責第一批7個地塊實驗室施工,目前,施工人員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有些施工作業需要徹夜奮戰,很多工序見縫插針、同步推進,甚至精確到每小時。
複雜地形和施工條件為精準施工安排帶來不小的難題。 「通常情況下,建築類施工是圍繞一個場地展開,而英歌石科學城施工場地沿着山英路一路向北鋪開,丘陵地形綿延3公里,7個地塊分為兩個大部分同步施工。」王海豐說,陡坡多、「戰線」長、「戰場」分散,施工安排又非常緊湊,因此對施工組織和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公司管理人員全員下沉一線,駐地設置在施工區域中間位置,每天通過大巴車運送工人往返,實行閉環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考驗施工人員的另一個難題是建築結構的差異化。「建築結構要根據實驗室需求來設計,整個建築只有五層樓高,但是不同位置結構差異很大,有的實驗室跨度大,有的層高十餘米,還有的地下結構複雜。」王海豐說,在同一棟建築中要體現不同的結構,是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相關連結:青山綠水紅磚體現自然美和科技感
英歌石科學城建設充分體現「科研+科學家+城」深度融合的發展理念,所有建築均設計為低樓層,兩三棟小樓依山而建,組成的一座座小單元,給人以「曲徑通幽處」的人文之美,同時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保證了青山綠水的自然美感。
「我們的實驗室樓大多採用的是紅色陶土磚,沒有採用玻璃幕牆、鋼筋外觀等現代都市風格的建築材料。」孫玉帝說,此舉不但減少了玻璃幕牆反光形成的光污染,同時呈現出「萬綠叢中片片紅」的美景,與英歌石的地形地貌、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此外,英歌石科學城科技感十足,作為潔淨能源策源中心,將充分體現「雙碳」意識,設計了氫能和太陽能等潔淨能源應用場景,打造綠色發展的新樣本。同時,園區還將開闢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最新科技的應用場景,充分體現了打造智慧之城、宜居之城、生態之城的規劃理念。(記者 王麗艷)
頂圖:封頂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