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除夕夜,在圍爐守歲,守候團圓的時刻,急診科的電話打破了心外科病房的寧靜。65歲的胡女士(化名)出現胸悶背痛兩天後在除夕夜晚7點突然暈倒,夜間24點由外院緊急轉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急診科,進行全主動脈CTA檢查後結果提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累及右側冠狀竇及主動脈瓣環,心包積血填塞,情況非常危急。
主動脈是身體的主幹血管,承受直接來自心臟跳動的壓力,血流量巨大。A型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導致大出血的幾率非常大、死亡率極高。若累及心臟近端血管,血液滲出至心包,產生心包積液,可進展至心包填塞,嚴重限制心臟的跳動,最終導致猝死。若患者在發病48小時內不能立即進行手術,72小時死亡率則高達90% 。A型主動脈夾層如同一枚「不定時炸彈」,隨時可以成為「奪命高手」!
除夕夜,患者胡女士送至港大深圳醫院後,醫院緊急啟動大血管急救程序,召集心臟大血管外科、心血管重症監護、麻醉、體外循環、醫學影像等團隊多學科討論,得出一致結論:患者是主動脈夾層破裂心包填塞,病情危重,危在旦夕,緊急急診手術是唯一有效搶救措施。在徵得家屬同意後,患者於0:40直接由急診綠色通道,送至手術室。
若有召,召必回。心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體外循環師、手術室護士等團隊立刻啟動了兔年的第一次默契配合:麻醉、開胸、心包減壓……患者循環終於穩住了,團隊繼續建立體外循環、人工血管替換病變血管、恢復心跳、止血、縫合……牆上的時鐘滴答滴答的響着,手術團隊全神貫注,心無雜念,最後一針縫合完,已是凌晨6:41。隨後,患者被轉入心血管重症監護病房,5小時後清醒,目前已撤除氣管插管,正在進一步康復。除夕不眠夜,手術團隊的十餘名醫護人員連續奮戰,依靠堅實的平台實力,再次挽救了主動脈夾層患者生命。
「患者術前收縮壓低至70mmHg,心包填塞症狀非常明顯,心包填塞導致血液循環阻滯,臟器缺血缺氧,肝功能轉氨酶升高,乳酸增高,如果不能及時手術,兩三個小時之內死亡。但患者高齡對開胸手術是極大的風險。」心血管醫學中心魏民新主任回顧,「所幸,家屬救治的意願強烈,醫院有大血管急救綠色通道,團隊在主動脈夾層救治方面有十餘年經驗,整個過程各部門和專科團隊響應迅速,配合默契,過程非常順利。」
患者胡女士的女兒回想起除夕夜的驚險一幕心情仍難以平靜。她說母親暈倒後第一時間送至家附近的醫院,由那家醫院推薦到港大深圳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進行緊急救治。她說,手術前溝通過程中,團隊專家專業的知識和平和的態度給了她莫大的信心,讓她敢於面對搶救母親的「生死時速」。她衷心感謝春節期間仍堅守一線的醫護人員,並祝願母親與其他患者早日康復,醫護早日回家團圓。(記者 林麗青)
頂圖: 除夕夜魏民新主任帶領團隊為患者緊急進行主動脈夾層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