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宣傳思想文化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河南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田凱表示,河南作為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搖籃和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區,從考古學一誕生就肩負着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偉大使命。
近十年,廣大河南考古工作者圍繞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二裏頭文化等考古學文化持續開展研究,已逐步建立起各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明晰了各考古學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文化定位。在科技部主導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河南省靈寶西坡、登封王城崗、新密新砦、偃師二裏頭等重要遺址都是考古發掘研究的重點,河南省廣大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工程中先後負責並參與了13個子課題的研究,成為該項目的中堅力量。
據介紹,河南省考古成果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時空節點。通過綜合研究,目前已基本可以認定:(1)距今5800年前後,以靈寶西坡北陽平遺址群為代表的仰韶中期文化——廟底溝文化,正是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核心文化,被很多專家稱之為「文化上早期中國的雛形」。(2)距今5300年前後,以鞏義雙槐樹遺址群為代表的仰韶晚期文化,已基本可以認定為初步意義上的文明形態。雙槐樹遺址發現的大型建築基址,與偃師二裏頭遺址宮殿區佈局特點一脈相承;雙槐樹遺址周邊區域聚落層級分明,且發現多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址,表明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很可能已出現王權和古國形態意義上的國家。(3)距今4000年前後,中原各地陸續進入龍山時代晚期,出現了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等集中分佈的中原城址群。距今3800年前後,偃師二裏頭遺址已基本可以確定為夏王朝晚期的都城遺址。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田凱表示,近年來,為了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經報請國家文物局同意,河南省考古研究單位一直在持續推進「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項目,已經列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下一步,河南將全力推進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考古研究機構。做好課題規劃,凝練一流課題,採用「一遺址一課題一專班」模式,加大靈寶北陽平、鞏義雙槐樹、南陽黃山、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偃師二裏頭等重點遺址考古發掘,加強文化譜系、科技測年、聚落形態、環境資源、人類體質、生業經濟等重點課題綜合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標誌性成果。將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將文明探源研究的時空範圍向更早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早期文化階段延伸,加強河南省文明起源階段重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和保護利用等工作,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
此外,河南在傳統考古發掘研究的過程中,也會加大多學科合作、加大科技考古力量的投入,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對文明探源相關重要遺址的保護力度,通過多種方式,擴大文明探源研究階段性成果的宣傳普及。(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