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樂游天下

皖歙縣:賣花漁村生態「生財」

2022-09-07
来源:香港商報网

    新安江從古徽州的歷史深處逶迤而來,流淌出無數優美的詞句詩篇。這些詞句詩篇化作蘊含生態稟賦的煙雨迷霧,浸潤着兩岸的山,浸潤着四周的水,恩澤一方百姓。初秋時節,走進皖南歙縣賣花漁村,粉牆黛瓦的民居,乾淨整潔的巷道,漫山滿園、山窪溪旁、庭院內外、房前屋後……處處都是一盆盆徽派盆景,無邊無際的躍入眼帘,鬱鬱蔥蔥,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有梅樹、羅漢松、南天竹、映山紅、檵木、紫薇、枸骨、雀梅、蘭草……各式各樣的盆盆罐罐,高低錯落的樹樁花卉,盡顯古樸、蒼勁、莊重、幽雅,裝點着整個村莊,全村都在花木里,全村都在盆景中,如同一幅水墨山水田園畫。這是賣花漁村給人的第一印象。

微信图片_20220907101643.jpg

    「爺爺種花孫兒賣」  全村都在盆景中

    賣花漁村位於歙縣新安江上游的南岸溝谷腹地,群山環繞,村莊四周都是樹木,到處都是梅林,「隱藏」在大山深處,是一個只賣花不打漁的千年古村,因其地形似魚狀、村人以賣花為業而得名。這裡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自然條件優越,觀賞植物種類繁多,是徽派盆景的發源地。村民依託獨特的生態資源稟賦,祖祖輩輩種植花草、家家戶戶製作盆景,發展以徽派盆景為主導產業的特色生態產業。

微信图片_20220907101659.jpg

    漫步村中,不時便會路遇肩挑車推着樹樁的村民;不經意便會遇見旅遊觀光、攝影採風、參觀考察的團隊;隨便走進一戶庭院,總會看到在家中加工、製作盆景的藝人。

    「爺爺種花孫兒賣。」是賣花漁村的一句民謠。一株用來製作盆景的花木,需歷經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才能長成做盆景的基樁。經過勤於勞動創造、勇於奮鬥拼搏的村民,一代一代的傳承,徽派盆景文化鐫刻在每個賣花漁村村民的心中,徽派盆景技藝這個「活化石」已然成為每家每戶的「綠色存摺」。一缽缽盆景就是一個個綠色銀行,正見證着村子的美麗嬗變,世代居住於此的村民,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者。

微信图片_20220907101709.jpg

    打造「美麗庭院」  發展「美麗經濟」

    一枝梅帶動鄉村游,一盆景帶富全村人。賣花漁村通過連續舉辦梅花藝術節,名氣越來越大,從「藏在深閨」走進大眾視野並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鄉村旅遊日益紅火,村民們也逐漸形成自己的銷售渠道。家家擁有盆景園,戶戶都有盆景藝人,村民通過種花、賣花,戶均收入逐年攀升。

    世間之美,往往不在繁華之地,而在山間。賣花漁村以「一枝梅花撬動了美麗經濟」,如今,這個古老的村莊,緊緊圍繞2A級景區創建標準,家家戶戶精心打造一個個「美麗庭院」,全村發展「美麗經濟」,把盆景變風景,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產業,打造徽派盆景等特色旅遊品牌。整個村莊在各色盆景的映襯下,一年四季空氣中都飄蕩着淡淡的花香,滿眼都是綠意與生機,徜徉其間,處處皆景、步步入畫,讓人體驗花海綠園中的田園生活,引得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

微信图片_20220907101737.jpg

    2021年,賣花漁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村230餘戶640多人口,90%以上念起「花經」,盆景年銷售額超2500萬元,外來遊客超10萬人次,旅遊收入近400萬元,年戶均收入超1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7萬元,盆景和旅遊支撐起賣花漁村的幸福生活。已成為皖南遠近聞名的生態富裕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黃山市樣板,正走在「美麗經濟」的鄉村振興大道上。

    「賣花漁村」的美,讓央視嘆為觀止。若有時間,你可以攜家人邀好友到這兒來走一走看一看,保證不會讓你感到遺憾。(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傳波)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