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跨千里相遇石龍 建水紫陶首次在東莞展出

2022-08-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當「藏茶之都」遇見「紫陶之都」,會交流碰撞出什麼文化火花!26日,「大美於斯」系列之「靜穆古拙——四大名陶之國家非遺建水紫陶文化展」在廣東省東莞市石龍博物館舉行。據悉,本次共展出200多件建水紫陶作品,既有元、明、清的古物件,也有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以下統稱為「非遺傳承人」)的紫陶佳作,集中展示了建水紫陶特有的歷史文化和製作工藝。展期將持續至10月7日。

    跨越1300多公里 建水紫陶首次在莞邑大地展出

    為促進粵滇兩省文化交流,共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工藝大師代表及建水縣紫陶協會把參展作品中的99件紫陶佳作捐贈給石龍博物館,其中包括建水紫陶「四老」之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紹康,建水紫陶「四老」之一、省級非遺傳承人譚知凡,省級非遺傳承人黃木忠的作品。

    「這是建水紫陶首次走進廣東省內的博物館,也是首次來到我們莞邑大地。」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彤飈介紹,展覽促進莞邑文化和雲南特色文化的交匯交融,是東莞打造文化強市的一個具體體現,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融合發展。

    跨越1300多公里,被譽為「滇南瓊玉」的建水紫陶與「藏茶之都」的東莞相遇,正是非遺技藝與現代生活碰撞融合的一場盛會。本次展覽系統地展示建水紫陶的歷史文化和製作工藝,向廣大民眾講述建水紫陶的發展歷史,以及鏤刻、彩泥鑲填、「殘貼」等獨特藝術工序。展覽期間,石龍博物館還同步推出與建水紫陶相關的公共教育活動,邀請工藝師與東莞藝術家聯袂創作,更讓茶道、花道、香道與紫陶相互結合,互促互進。

22082602.jpg

舉辦製作交流會引民眾圍觀

    製作交流會 以陶為紙 將畫入陶

    當天下午,石龍博物館舉行了製作交流會,邀請工藝大師與東莞藝術家聯袂創作。他們以陶為紙,將畫入陶,把字畫位移於紫陶之上,雕刻填泥工藝與纖毫圓勁之間的有機融合,蘊藏着建水3000多年的陶瓷技藝魅力。

    建水紫陶,是雲南省建水縣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名片。「建水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石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我們兩地通過文化橋樑,搭建起了一個互通互融的銜接點,所以我們選擇在東莞石龍開設展覽。」建水縣紫陶園區管委會項目科科長沈玉蓉說道。

    建水縣紫陶協會副會長郭祥郭祥表示:「通過粵滇深入交流,共同促進建水紫陶發展,在保護傳承紫陶文化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喝上用建水紫陶泡出的好茶,感受建水紫陶與茶結合的濃厚文化魅力。」

    據了解,1953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建水紫陶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建水紫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建水紫陶除了在工藝上極其繁雜,更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以及獨特的地域風情一起鍛造進器皿之中。建水紫陶融合了繪畫、書法、金石、鐫刻、鑲嵌等裝飾工藝於陶瓷的鍛造中,陶瓷上的圖形變化萬千——有山水、人物、台閣、花鳥、魚獸。其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古拙斑斕的金屬質感,質地細膩、光亮如鏡,有「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之譽。建水紫陶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和藝術收藏價值,深受茶愛好者青睞。

    200多件建水紫陶精品亮相石龍博物館,吸引民眾慕名而來,青年藝術家陳慧瑜就是其中一員,「建水紫陶是國家級非遺的一個陶藝工藝,我們就慕名過來參觀這個展,也是因為我們本身也是搞非遺陶藝,所以就想有一個深入交流和了解」。

    目前,東莞正全力建設「品質文化之都」。在嶺南美術館,正在展出「紫悅莞邑——宜興西望紫砂作品展」,雲南建水紫陶、江蘇宜興紫砂陶兩大名陶聚首東莞,也是東莞深入推進「品質文化之都」建設強大吸引力所致。

    本次石龍博物館與嶺南美術館兩項展覽活動遙相呼應,助力東莞「品質文化之都」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發展。(通訊員 徐曉盈 鍾旻諾 記者 冷運軍)

    頂圖:200多件建水紫陶作品亮相東莞石龍博物館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