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該省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有關情況。
“將原來的個人積累式保障轉變爲基金共濟式保障,是這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文閣詳細介紹了此次改革的主要變化。
保障模式進壹步優化
長期以來,河南省職工醫保實行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保障模式,“統籌基金管大病,個人賬戶管小病”。但是,由于原來的職工個人賬戶不具有共濟性,形成參保人員之間積累結果差距很大。
此次改革通過調整統賬結構,將個人賬戶由積累式轉爲互助共濟式,同步實施職工門診統籌,用于對人民群衆門診醫療費用的保障,保障範圍由原來的保住院和門診大病拓展到普通門診,形成了全鏈條的醫療費用保障體系,保障功能進壹步增強。
基金使用效率將大幅提高
本次改革調整了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結構,同時改進了個人賬戶計入方法,在不改變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模式、不增加單位和個人的繳費項目的基礎上,每年約90億元的個人賬戶資金轉爲統籌基金,增加的統籌基金主要加強門診共濟保障,提高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門診待遇保障水平,讓醫保基金更好的用于那些常見病、慢性病的患者身上,特別是用在退休人員身上。
比如,2021年,全省職工醫保基金當年籌集566.3億元,統籌基金支出303.6億元。改革後,預計的支出爲393.6億元,增加的統籌基金支出使基金的使用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基層醫療資源將逐漸激活
改革後,職工門診費用從不報銷到可以報銷50%以上,人民群衆在基層醫療機構看病就醫,沒有報銷門檻,報銷比例在60%以上,就醫費用負擔大幅度降低。
通過門診共濟機制的建立,發揮醫保基金的杠杆作用,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引導分級診療,激活基層醫療資源,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方便群衆就近享受醫療服務,讓群衆少花錢、看好病。(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