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向共同富裕,就要發展集體經濟。發展集體經濟,堅持共同富裕,不僅是發展經濟的需要,更是國家大局需要。近年來,皖南徽州區扎實推進“村村有實體”,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1年度,全區集體經營性收入4252.55萬元,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88.6萬元(居全省區縣第二),同比增長34.6%,順利實現“村村超20萬元”目標。2022年1-5月,全區48個村(居)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達54.3萬元,同比增長24.4%。
規劃引領 一村一品
堅持規劃引領,扶優扶強上臺階。在《徽州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規劃(2019-2022)》的基礎上,繼續編制印發《徽州區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四年行動計劃》,每年統籌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資金用於扶持實體项目,動態更新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项目庫,通過包裝推介,有序引導本地企業、外地資本等與村集體合作發展。2019年以來,徽州區共實施中央及省市集體經濟扶持项目29個,投入財政扶持資金3958萬元。其中,24個项目均已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年均產生收益234.4萬元,年收益率超過6%,项目建設成效明顯,有力增強了村級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做活一村一品,挖掘特色補短板。逐村分析經濟相對薄弱村特有資源和產業優勢,統籌整合项目資金,“一村一策”發展香榧、小黃牛等特色種養業,做活農村電商產業,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增收。如楊村鄉山口村投資50萬元實施扶持项目香榧林種植项目,通過已建成的育苗基地向後建設的香榧林基地供苗,實現短期收益與長遠收益互補,2021年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6萬元。又如西溪南鎮竦塘村投資建設小黃牛養殖基地,成功註冊“竦塘”商標,實現竦塘小黃牛牛肉品牌化,2021年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97.18萬元。
城鄉融合 村村聯建
探索城鄉融合,飛地抱團促增收。按照異地聯建、抱團聯合、成果共享的思路,將區位較偏、資源較缺、條件較差的村閒置資金予以整合,由區屬國有企業統一設置共建项目,按約定比例分配收益,確保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如2020年由區國投集團牽頭,與區內篁村、新田等30個區位較偏、資源較缺、稟賦較差的村合作,共同出資在城區建設1.6萬平方米的現代物流園倉儲项目,向各村分配收益資金107.4萬元。參照現代物流園项目合作模式,2021年區內又有15個村籌資700萬元與區國投集團合作,共同建設徽騰新材料项目,2021年向各村分配收益資金17.8萬元。
深化村村聯建,協同發展利共贏。打破區域界限,試點推行“村村聯建”模式,統籌區域資源,推動強村帶弱村,形成協同發展、共同發展。如由潛口鎮坤沙村與澄塘村共同投資,在澄塘村可用地塊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磚混結構房屋及附屬設施,引進合作商打造土特產品電商運營交易中心,年收益17萬元由2個村按投資比例進行分配。又如由岩寺鎮祊塘村與永興社區合作,在城北工業園內建設永興實業標準廠房项目,建成後對外招租,年收益28萬元由2個村按投資比例進行分配。
創新路徑 农旅融合
推行國企運營,創新路徑釋活力。立足解決“村莊缺經營、企業缺資源”難題,以鄉村運營機制創新試點為抓手,赴7個鄉鎮20個鄉村旅遊微景區建設村及鄉村振興示範村,共摸排資產資源196處,按照有形無形兩種形式整理建立三大資產包,委託安徽城致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及安徽鑫土地測繪有限公司完成了臨河、虹光、蜀源、容溪、靈山等5個村資產包的評估和測繪工作。區浪漫鄉村公司立足徽州鄉村自然、生態、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聘請第三方編制了徽州區“村落徽州”保護和利用(一期)项目可研編制,以“蔬菜臨河、童趣虹光、生態坑上、康養蜀源、紅色石崗、仙姿容溪”等為主題,推進試點村資產確權工作,探索區鄉村三級成立合資公司可行性路徑,打造徽州區鄉村運營樣板,後期將整合盤活20個鄉村旅遊微景區建設村及鄉村振興示範村優質資產收儲開展運營管理。截止目前,累計成立區鄉村三級運營公司44個(區級1個、鎮級7個及村級36個),已開展運營13個,實施项目12個,引入社會資本2860萬元,實現營業收入1641.6萬元。
轉變美麗資源,開發旅遊創品牌。以區鄉村三級運營公司為主題,收儲盤活拋荒地、老小學、舊祠堂等閒置資產資源開展合作經營、委託管理,堅持“一村一主題”,15個村先後建成“蔬菜臨河”“生態坑上”“田園澄塘”等鄉村旅遊“微景區”。如2019年富溪鄉碣石村爭取扶持資金100萬元用於建設小塢“紅色富溪記憶館”、福州紅色講堂,實施紅色旅遊氛圍營造、紅軍步道修繕提升等项目,打造小塢黨性教育基地,年接待紅色旅遊5000多人次,年收入超20萬元。又如呈坎鎮容溪村爭取扶持資金70萬元用於村內閒置茶廠、農房流轉改造,引進高端民宿2家,開闢容溪金牛島浮橋旅遊步道環線,全面開發豐樂湖及庫區休閒業態,年收入超10萬元。(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晏海峰 吳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