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人:深圳羅湖區紀委監委 鮑騫
「搞定!數據都對上了!」
「大家辛苦了,準備上報!」
在清水河街道管控區的第三天,我和同事們報送完當天核酸檢測的進度後,牆上的時鐘指針已過零點,但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完工的時間比前兩天早了不少。
回想起剛轉戰清水河的那天,天色還沒完全亮,我和戰友們早已換上了「大白」待命。因為有了前幾天的抗疫經驗,大家只需一個眼神,很快確認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便投入了緊張有序的全員核酸檢測中。
「完成採樣任務!現在只需核對好數據就可以收工。」這一天,我們收到了新的支援任務,除了協助核酸檢測採樣以外,還要實行「樓棟包幹」,上報全員核酸檢測進度。但是,我們顯然低估了這小小數字的「威力」。
為什麼數據顯示有的人一天做了六次核酸?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做了核酸但是數據卻沒有顯示?……類似這種細節工作往往讓人千頭萬緒。由於清水河村流動人口多,摸清網格底數存在一定難度,我們一度陷入了反覆核查數據的「死循環」中。我很快冷靜下來,分析出當下核查數據效率不高,是因為各路數據太多,還沒有完成梳理整合,影響了我們人工核查。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把核查數據的速度提上來?我腦海里回憶起了自己在做審理工作時的步驟,接收案件、案卷審理、梳理問題……每一步都需要記錄留痕,歸檔分類,不容一絲差錯。能不能把日常審理工作中的方法用到核酸檢測數據核查上面呢?
我把自己的想法與戰友們分享,並建議先把網格數據、粵核酸檢測數據等和我們自己掃樓得出的數據反覆比對確認,然後再在核酸採樣現場設置信息登記卡口,人工核對採樣人員信息,幾個信息端口一起發力,形成完全準確的數據。
大家一拍即合,說干就干。有了「審理思維」的助力,大家很快把這些繁雜的數據抽絲剝繭,一一分類,條條對應,又在核酸採樣現場逐一「對人對數」,核酸信息不清的,跟蹤到戶到人。很快,我們完成了最後一例異常數據的核查,有了 「五路歸一」的新數據表單。對照着這份新表單,我們對動態核酸檢測底數實現了「一口清」,數據核查工作走上了快車道。
又一個天不亮的清晨,我與戰友們有條不紊地佈置核酸採樣現場,準備進行新一輪核酸檢測。佈置完畢後,我回頭看向還在「美夢」中的居民樓,覺得這樣的寧靜真好,大家夜以繼日的堅守不就是為了老百姓的平安祥和嗎?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深刻領悟到了這句話的意義所在。清水河街道降為低風險地區後,我結束了抗疫支援工作,又馬不停蹄地加入了疫情防控專項監督檢查組,繼續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貢獻力量。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終會散去,春天必然爛漫。(記者 易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