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特别报道

滿載景德鎮窯瓷器的“長江口二號”古船在滬啓動整體打撈

2022-03-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3月2日,景德鎮御窯博物院發佈消息稱,我國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於即日起在上海正式開始打撈,預計今年年底“破浪而出”。該沉船載有大量的晚清時期的景德鎮民窯瓷器,與景德鎮近年來的窯址考古發現多可比對。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與上海市文保中心正在積極協商,以期在相關考古和研究領域開展全面和深入的合作。
 

“長江二號”古船出水文物(上海文物局供圖)

    “長江口二號”古船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總體部署,上海市文物局2011年起啓動了水下文化遺產的普查工作,並組織多個機構的考古工作者與科技工作者開展跨界合作,對長江口水域開展水下聯合調查。
 
    2015年,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在長江口崇明橫沙水域開展重點水下考古調查,發現了一艘體量較大、保存完整的木質古沉船,將之命名為“長江口二號”。從此,拉開了解碼長江口二號古船的序幕。從2016年開始,上海市文物局牽頭組織國內眾多專業機構,對該沉船遺址進行水下考古探摸和多學科研究。經過六年多水下考古調查勘探,初步探明瞭長江口二號古船的基本情況。
 
    經研究,“長江口二號”古船是一艘清同治年間的貿易商船,位於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橫沙北港航道水下,古船船體埋藏於骸下5.5米。考古調查顯示,這艘清代古船船長約38.5米、中部最寬約7.8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載有大量文物。
 
    長江口二號古船保存極其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大,足以支撐建成一座極具世界影響力的古船博物館。為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已正式決定選址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充分利用兩個老船塢和保留的歷史建築來籌建長江口二號古船博物館。
 

御窯遺址出土 正統至天順 青花梵文碗(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藏)

    為世界水下考古貢獻中國經驗
 
    “長江口二號”沉船,是繼35年前發現的廣東宋代“南海一號”沉船之後,中國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體量最大、保存最為完整、預計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長江口二號”相關工作是迄今為止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是世界首個古船考古發掘、整體遷移、文物保護與博物館建設展示同步實施的項目,為世界水下考古貢獻了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是中國水下考古邁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這既增強了中國考古學特別是水下考古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也是“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一次卓越實踐,將會讓更多人體驗到水下考古的神韻魅力,領悟到中華文明的深厚滋養。
 

景德鎮落馬橋遺址出土文物

    古船載大量景德鎮民窯瓷器
 
    從目前的勘測情況看,古船船型疑似為明清時期在上海水上運輸廣為使用的平底沙船。古船殘長約38.5米、殘寬約7.8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攬樁、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結構完整。通過選取前後其中4個艙室進行小範圍清理,均發現艙內有碼放整齊的景德鎮民窯瓷器等文物,其中綠釉杯底書“同治年制”款,也為古船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在已公佈的部分出水文物照片中,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些出水瓷器大部分屬景德鎮民窯所產,器型多樣,紋飾豐富,雖被海水浸泡百年,卻依然富有光澤,彰顯了在清代中後期景德鎮依然保持着的高超制瓷工藝水準。而與它們類似的大量瓷器,在景德鎮眾多古代窯址中常有發現。比如,在近年來進行的落馬橋遺址考古發掘中,於清代晚期地層中就發現了大量同類瓷器。
 
    這些民窯瓷器上還往往存在着御窯的“影子”。例如,在“長江口二號”與落馬橋遺址中均有發現的民窯青花梵文碗,明顯就是對明正統至天順時期開始出現的御窯青花梵文碗官樣的模仿,體現了御窯對於民窯的影響。自明代中期開始,隨着政策的調整和對民窯限制政策的逐漸放寬,御窯的先進技藝和許多官樣設計常常被工匠帶入民窯生產中,使得民窯瓷器在裝飾題材、佈局和款識等方面趨同於御窯瓷器,即“民窯仿官樣”瓷。這進一步提升了民窯瓷器的藝術價值,而在御窯的持續帶動下,景德鎮民窯瓷器行銷全國,走向了世界,令景德鎮成為“天下窯器所聚”。
 
    近年來,景德鎮御窯博物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其中就包括“長江口二號”沉船的主要水下考古和文保單位—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在雙方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與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正在積極調研和協商,就該沉船的考古和研究擬開展全面和深入的協作,以期在相關的陶瓷考古和科技史、陶瓷史、經濟史等研究領域貢獻獨特的景德鎮經驗,同時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探索和景德鎮御窯遺址申遺工作增添重要砝碼!(周萬里  董 臻)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