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湖南邵東: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融入百姓生活

2022-02-18
来源:香港商報
    「時隔20多年又看到車馬燈表演了,好看。」春節期間,邵東市野雞坪鎮黃家村的車馬燈班在該市佘田橋鎮表演傳統民俗車馬燈,表演者幽默、喜樂的演繹方式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笑聲。
 
 
    邵東車馬燈歷史悠久,是邵東民間的傳統小戲,起源於明代,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邵東車馬燈以民間說唱的形式,配有鑼鼓、二胡、嗩吶等樂器伴奏,融合了當地的民俗習慣與民間曲調。表演團隊由若干盞上面帶框罩、下面連舉把的馬燈組成,另加傳統戲班配套,全套配齊需96人,2015年入選邵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車馬燈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在邵東極為盛行,因外出人口增多難以組織,邵東車馬燈一度沉寂了20年。「我們想讓傳統回歸,讓車馬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傳承發揚。」邵東車馬燈代表性傳承人唐志平介紹,今年正月在邵東市委宣傳部、文化館以及社會鄉賢的支持下,組織了野雞坪鎮黃家村70多人的車馬燈隊,分別到邵東城區的小區、公園、企業,鄉鎮集市、村組巡演,傳達喜慶、表達祝福,累計開展10天100餘場,每場都吸引了數百人觀看,最多時有500多名觀眾。「春節期間接到了很多邀請,目前我們這支車馬燈隊伍是全省人數最多的車馬燈,下一步爭取將邵東車馬燈申報為邵陽市、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唐志平自豪地說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智慧結晶,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社會文明發揮着巨大作用。邵東古為昭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寶藏盛典」,共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1個,其中邵東木偶戲、邵東花鼓戲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邵東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保護發展方針,廣泛進行非遺普查工作,用文字、影音進行收集保存,建立了「邵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同時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省、市、縣級三級名錄。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和保護,舉辦非遺項目師帶徒培訓班,已認證各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4人。建設非遺生態保護區,加強非遺文化宣傳。
 
    「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邵東市文化館館長周美彥介紹,「邵東推廣非遺項目在群眾中展示、表演,讓群眾享受文化大餐感受非遺的魅力,加強非遺的傳承性和影響力。」據了解,邵東木偶戲每年開展「送戲下鄉 演藝惠民」200多場,觀眾達10萬餘人次;邵東市清雲祁劇團投入300多萬元建成「邵東市清雲大戲台」,每年下鄉演出400餘場。每年還開展了一系列非遺成果展,群眾反響良好,更多的人認識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入到非遺傳承中來,増亮邵東的傳統文化底色。(記者 劉洗涌 通訊員 鄧星照 趙宇峰 鄧禕可)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