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非遺歌
「呦嗬!虎年到,人歡笑,南雄非遺把春報。鬧新春,花燈俏,姓氏名都光彩照……」近日,在廣東省韶關南雄市,一首非遺歌曲刷爆朋友圈,受到當地各年齡層人士的喜愛。「沒想到文化還能這麼玩,裏面不僅有我們傳統的採茶調還有說唱,當古老遇見時尚真的很有意思!」小鄭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平日裏喜歡玩音樂的他,聽了這首歌曲後大感驚喜。
南雄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珠璣巷人南遷傳說
「一說起非遺,許多人總是覺得又老土又陌生,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是敬而遠之。所以,我們就本着守正創新的宗旨,在尊重傳統的前提下,融入時尚元素,讓我們古老的非遺文化『年輕』起來,重新『圈粉』。」韶關南雄市文廣旅體局局長鍾筱蓉向記者介紹說,這首非遺歌曲的歌詞主要是圍繞當地現有的28個非遺項目展開,音樂以《新年好》歌曲元素構建副歌旋律,採用南雄採茶音樂《盤花》為音樂基調,再融入現代說唱、茶調、粵劇、朗誦等多種文化元素。
南雄市省級非遺項目——茶花燈
「香火龍,板燈龍,火龍火獅火鳳火蝦還有九十九節龍。高腳獅,磨地獅,青草獅,鴛鴦獅還有雙龍舞雙獅……」結合歌曲,南雄市還專門製作了時長近兩分鐘的歌曲視頻,於當地各歷史名跡取景,以採茶戲、街舞等為表現形式,全面展現了南雄非遺文化。該歌曲視頻一經推出後,便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和點讚轉發。「在聽這首歌之前我沒想到我們南雄有這麼多的非遺文化,比如說我們平常吃的釀豆腐、餃俚糍,經常看到的高腳獅、磨地獅等等都是非遺。」小鄭同學告訴記者,甫一看到歌曲視頻後,他馬上就分享到了朋友圈和自己的班級群聊,讓大家共同來欣賞其家鄉的非遺文化。
南雄市省級非遺項目——南雄板鴨製作技藝
「我們這個非遺歌曲視頻推出的當天點擊量就上萬,這也證明我們的這個宣傳方式是有效的。」南雄市文廣旅體局局長鍾筱蓉說,接下來,他們也會結合當下流行的表現形式,真正讓南雄的非遺文化以及其他傳統文化,以新形式在新時代「活」起來、「動起來」,「年輕」起來,真正讓文化實現時尚「出圈」。
據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集體、群體或個體所創造並被後代通過口傳心授等精神交流的方式所傳承的文化財富,是一個國家、地區、民族自我身份認同的符號。南雄自古以來便是南北通衢,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創造了絢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近年來,當地秉持「保護為主,活態傳承」的理念,深入基層,初步摸清了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與分佈,在選好和培養傳承者的同時,進行大力普及和推廣,讓老祖宗的傳統技藝代代承繼、不斷弘揚。目前,南雄市正式確認的非遺項目有28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就有2項,佔全韶關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一。(記者 李芳 通訊員 吳螢屏 李子亮)
頂圖:南雄市國家級非遺項目——香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