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中國芯」,人才需先行。1日,2021粵港澳院士峰會暨松山湖科學會議及第七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學術年會專題活動「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院(所)長論壇」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舉行。活動邀請了多位國內外集成電路領域院士專家、高校科研院(所)長交流分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及產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舉措、模式及案例,圍繞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現狀,共同探討新形勢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索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新路徑。
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需搭建好支撐平台
當天,東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紹光,廣東院士聯合會副秘書長廖永健,東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肖錚勇,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樂瑜,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成洪波等領導出席活動,會議由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李文芳主持。活動分為特邀報告、主題報告和沙龍對話三大環節。
梁紹光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有關培育發展「雙十」產業集群的工作部署,東莞市委、市政府正加快培育壯大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初步形成以「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為核心,以及所涵蓋的設備、原材料及應用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鏈結構。他表示,下來東莞將圍繞第三代半導體、先進封裝測試等領域,採取設專班、出政策、設基金、引項目、擴產能等一系列措施,力爭將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培育發展為東莞市產業新立柱。
成洪波介紹,近年來,東莞理工學院組建了國際微電子學院,同時成立東莞市微電子研究院和微電子聯合創新中心,通過與松山湖材料試驗室等科研機構聯合共建,從源頭創新、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推進學院建設。
「講產業發展離不開摩爾定律,它主要是指處理器上的電晶體數每18個月會翻一番。這是一個產業規律,不是科學規律。」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學科帶頭人、教授級高工莊巍在《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新機遇》主題報告中指出,為了摩爾定律能夠延續,人們不停地奮鬥,朝着更小、更省電、更大帶寬、更低延時而努力。他提到了最近頗為火熱的元宇宙概念,「元宇宙實現的基礎是突然可以身臨其境。雖然我在這裏,但卻可以感知另外一個空間。要實現這樣的腦機接口,帶寬、延時都需要大大提高,這一切都需要靠晶片」。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謝曉明在題為《超導量子探測與超導高性能計算》中介紹了超導電子技術。他表示,用超導集成電路做超導計算機,需要解決它的能耗問題,這是國際上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目前超導計算機的原理已經有了,但離具體應用還有距離,仍處於構想階段。
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難在哪?高精尖技術人才培養着力點在何處?如何讓人才「引進來」「留得住」?與會專家把目光聚焦於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發展上。
孫立濤表示人才培訓需做好支撐平台
東南大學副校長、首席教授孫立濤認為,為什麼晶片總有那麼多核心技術需要突破,原因在於我們的基礎沒有做好,也就是微納系統基礎的支撐平台,包括設計、材料、製造和表徵。「近幾年,東南大學開始着重佈局最底層基礎支撐平台。這些最基礎的都是最花錢,但最不容易成功、風險最大,難以出顯性成績的,它需要高校長期潛心來做這個事情。」他介紹,東南大學已和國內外18家校企建有聯合培養基地,並和企業一起成立技術專家委員會。由企業提出重大技術需求,發佈課題進行攻關,最後反過來指導工程,形成真正的產教融合閉環。
「集成電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目前來講,集成電路的人才短缺是新常態。」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繆向水教授介紹了華中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科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台的發展情況。他說,後者主要是建設以學生培訓、培養為目標的平台,並不是專門的科研平台,建設思路主要是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三位一體。
「在大規模的培養下,我們發現創新教育資源收益面小,因此我們鼓勵成績特別好的學生進行實驗室研究,而不是全員進行創新研究。同時針對基礎較弱、實踐較少,缺乏個性引導和科學培養等問題, 我們提出『一課三化』,一課是提高課堂質量,三化是素質化、一體化、數碼化,希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自主學習、工程實踐與團體協作能力。」繆向水說。
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熊曉明教授建議,更加完善課程內容的設置,加強產教融合,並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研討會環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新路徑」等議題,10餘位集成電路領域院士專家、大灣區高校、科研院(所)長繼續展開了深入探討,為助力大灣區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升級匯聚智慧力量。(記者 冷運軍 通訊員 袁仕聯)
頂圖:院士專家探討集成電路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