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一座城市宜居宜業的關鍵。作為江門中心城區,蓬江教育一直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日前,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在蓬江區的紫茶小學調研時,肯定了該區的辦學成果,並就今後的教育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
紫茶小學:思政教育成為育人底色
走出「全國模範教師」——思政教師周麗娜;兒童戲劇《我心中的英雄》榮獲2021年廣東省「百劇慶百年」紅色兒童劇展演活動全省第一名,紫茶小學將思政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融入藝術活動、融入課外實踐的「四融入」模式,讓思政教育在校園活起來。
紫茶小學李曉穎老師獲江門市思政課展評活動二等獎
自3月中旬開始,該校組織校內百名思政老師開展創意微黨課活動,首批推出的微黨課視頻中,《南樓七壯士的故事》《刑場上的婚禮》《百發百中「雙槍將」龔昌榮的故事》等微黨課點擊量都已經超過一萬,深受師生歡迎,社會反響熱烈。該校音樂課中開展「唱支紅色歌曲給黨聽」活動、在美術課中開展「致敬英雄」繪畫活動、在作文課中指導學生寫「給英模的一封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穫了黨史知識。
科創教育是紫茶小學的又一張「王牌」。走進紫茶小學,科技元素隨處可見。校相繼開發了3D打印、茶創園、激光切割、創客夢工廠、創客木工、小小科學家、無人機、香薰皂製作、古法造紙、中草藥標本製作、開源硬件編程等特色科創課程,讓更多師生參與科技活動,提升學校的科創教育水平。近3年來,紫茶學子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獲省級獎263項、國家級獎38項、國際級獎2項,並獲國家專利14項,成績突出,科創教育成效顯著。
紫茶小學學生到英雄山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並邀請戰鬥英雄馬連長給孩子們講述先烈事跡。
2018年12月20日,在江門市教育局、外事僑務局、香港五邑總會青委會及香港鳳溪創新小學家教會的共同努力推動下,紫茶小學與香港鳳溪創新小學正式締結為姐妹學校,成功推動首間香港北區學校與江門市學校締結,在與香港學校的交流中,兩地分享了智慧課堂探索與建設經驗,也推進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開啟粵港兩地教育事業發展新篇章。
教育優先發展是蓬江「第一戰略」
紫茶小學只是蓬江區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蓬江區始終將教育視為「第一民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第一戰略」,在科創教育、教育人才培養、黨建引領、思政教育、集團化辦學,以及特色學校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蓬江教育正以昂揚的姿態在新的賽道上加速奔跑,向着更高更強的目標進發。
江門市紫茶小學與香港鳳溪創新小學正式締結為姊妹學校。
「盲人便利貼」「路邊智能快速停車系統」「防漏防濺鍋具導流槽」「視障人群專用的自適應水杯」……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和作品,都是中小學生的創作成果。在前不久舉行的蓬江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近百件中小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大家在比賽、展示中相互學習,而這樣的交流展示,已成為蓬江區科創教育的常態。
搭教師成長「青雲梯」築教育發展「快車道」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育發展是否有質量有底氣,關鍵看教師。為培育好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在深入實施「強師工程」的同時,蓬江區不斷探索,採取一系列措施,為教師成長架起「青雲梯」,鋪就蓬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去年底,蓬江區在全市首創成立「教育智庫」,評選命名首批蓬江教育智庫專家227名,給予專項獎勵;今年2月,印發《蓬江區新時代教師培養發展「四大工程」實施方案》,探索建立層層遞進上升的教師培養通道;今年9月,組織開展了蓬江區第五批「名師」和骨幹教師評選,評出「名師」和骨幹教師300名。
江華小學教育集團小小紅色宣講員在華博館向市民講解紅色故事
今年11月,正式啟動蓬江教育人才千人培養輻射計劃。不僅建立蓬江教育人才庫,全面優化教育人才獎勵機制,出台《蓬江教育人才管理獎勵辦法》,在現有的智庫教育專家獎勵基礎上,擴大獎勵範圍,對納入「計劃」的教育人才給予相應獎勵。同時,還搭建區、片、校三級立體交叉式教研體系。建立200人的教研員隊伍,出台「蓬江區星級教研員」評審辦法,建設層層遞進的教研員職業成長通道和管理機制,立足省內首創的同時,力爭國內示範。
名師是立校之本,培養和造就在教育界有影響力名師是教育發展的永恆命題。在名師培養方面,蓬江區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全區名師、名校長、教育專家達1000人。目前,蓬江區擁有省名師工作室總數排名全省第三,省、市名師工作室總數位居江門市第一。
在大力實施「強師工程」打造名師的同時,蓬江區還高標準引入新鮮血液。近5年來,該區共引進招聘優秀教師748名,其中研究生學歷人數超過120名,佔比16%,中小學高學歷教師佔比位列全市前茅。目前該區教師高級職稱人數達756人,其中正高級6人,副高級750人,佔全區總教師數的20%,位於全市前列。
集團化辦學促教育更優質更均衡
作為教育優質區,蓬江區教育的發展一直以來有口皆碑,特別是城區一些老牌優質學校,更得家長青睞。但該區還有一部分農村學校和城區薄弱學校,由此形成的「二元化」教育結構,讓老百姓「上好學」的需求與「好學校」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為此,蓬江區加大投入積極新建學校,2016年以來,共投入超28億元先後完成農林雙朗小學、紫茶中學、廣東實驗中學附屬江門學校等10所新建學校及陳白沙中學教學樓及綜合樓改建工程等21所改擴建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優質學位超1.7萬個。
蓬江區舉辦科技創客競賽活動。
在擴大學位供給的同時,蓬江區還積極提升教育品質,下好集團化辦學這步「關鍵棋」。在實施「名校帶動」戰略的基礎上,2018年底,蓬江區在全市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打出了集團化發展、品牌學校培育、名師發展計劃等一系列「組合拳」,全面提升教育品質內涵。先後成立了紫茶小學教育集團、范羅岡小學教育集團、江華小學教育集團、陳白沙教育集團、怡福中學教育集團、江門九中教育集團,以及農林小學教育集團、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8個教育集團。
作為僑鄉教育一張響噹噹的「名片」,2018年,紫茶小學教育集團成立,利用「名校+新校」的模式,打破校際壁壘,讓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流動到本校以外的天地。3年來,在龍頭學校紫茶小學的帶領下,4個成員學校(校區),包括紫茶小學北校區、紫茶小學南校區、蓬江區豐泰小學和蓬江區里仁小學,以「名校+新校」的模式,通過「引領型」的方式,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蓬江的集團化辦學啟動早,其實踐經驗為全市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鑑、參考的樣本。」江門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集團化辦學,實現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同時,加入教育集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家長的滿意度也越來越高。(記者 盛芳齡)
頂圖:廣東省黃佩華名師工作室開展跟崗研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