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銅牆鐵壁”資源型發展、“白酒家電”消費型發展,到“芯屏汽合”技術型發展,再到“集終生智”創新型發展,安徽已經形成一個強大的製造業體系。
在2021世界製造業大會將於19日在合肥召開之際,回顧安徽製造業的前世今生,方知成功不是憑空來。
發展製造業擁有充足的底氣
安徽製造業的崛起途徑多種多樣,打個形象的比方,四十多年來,安徽製造業大體經歷了五種路徑實現了異軍突起。
一是老祖宗留下來,沉澱形成的民族工業品牌。經過改造、恢復、提升老祖宗留下的名牌產品,使這些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傳統產品煥發了春春,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叫得響的名牌。如古井、口子以及用傳統小窖工藝釀造的宣酒為代表的白酒、涇縣宣紙、蕪湖鐵畫、祁門陶瓷、淮南陶瓷、界首陶瓷等等。
二是老前輩幹出來的,後經後輩繼承、發展、振興了老前輩老革命留下的工業遺產。近代以來一批抱著實業救國情懷的民族資產階級傑出人士,在安徽各地興辦了火柴、麵粉、肥皂等輕工食品加工業企業和小電廠、小自來水廠;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老八路們,如新四軍三師(其前身是八路軍一一五師一部分)創建的蚌埠東海煙廠,一批為前線將士服務的軍需工廠,讓安徽擁有了眾多傳承紅色基因的企業;建國以來通過國家布點、接受蘇聯援助、安徽自力更生興建的一批重點企業,如兩淮煤礦、馬鞍山鋼鐵廠、銅陵有色、蚌埠肉聯廠、蕪湖東方紙板廠、甯國水泥廠、安慶石化總廠等等,與此同時,安徽的大中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同心同行,初步形成了安徽製造業的基礎。
三是依託老娘舅(上海老娘舅)內遷一大批滬籍企業,增添了安徽行業門類、產品種類和產業工人的新生力量。建國後,曾有一大批滬籍企業內遷安徽,如大名鼎鼎的芳草牙膏生產企業合肥日化總廠就是其中的代表,“要想牙齒好,天天用芳草。”在當年那是眾人皆知、口口相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直至二十一世紀初,安徽與上海開展橫向經濟聯合,生產手錶、自行車、洗衣機等等,借用上海品牌、運用上海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迅速提高了安徽企業品種、品質、規模、效益,促進了企業上等級。
四是老外那裡高起點引進、消化和合資,一步登天,形成了安徽的製造業中流砥柱。東方風來滿眼春。安徽一批優勢企業與外企合作,與外企合資開工廠,從國外高起點引進技術和資金,創造出美菱、榮事達、揚子博西華、黃山電視機、合力叉車、日立挖掘機、銅陵精達、安慶華茂、埃夫特工業機器人等等知名企業。安徽製造業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緊緊跟上了改革開發的步伐,經濟發展加速,特別是輕工業的快速崛起,被譽為全國重要的“輕工大省”,戴上了“輕工大省”的桂冠,生動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春天裡的故事。
五是老少爺們構成的新徽商創業創新,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創造了一個個新的企業和品牌,造就了一批具有顯示度、標誌性的產品。如有著“一刻都不停止創新”之稱的奇瑞汽車、江淮汽車、中科大訊飛,安徽還曾經創造出當代的世界第一台VCD、國內最早的臺式微型電腦。又如,80、90年代蚌埠市的四大機(機床、柴油機、起重機和空壓機)暢銷全國。
隨著5G、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的融合發展,結合安徽打造“三地一區”和以十大新興產業為主要抓手的“雙招雙引”,更為安徽製造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晶片、量子技術產業發展加快,一批新型顯示、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
發展製造業握有制勝的底牌
安徽省把智慧製造作為製造強省建設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省委省政府成立高規格的工業強省建設、製造大省建設、製造強省的省級領導和工作推進小組,先後出臺了《關於工業強省的決定》《關於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意見》,調整優化製造強省資金使用方向,對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予以大力支持,通過強化智慧裝備發展、智慧工廠和數位化車間建設、工業機器人推廣應用,不斷加快製造業的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安徽建設成以科技創新為鮮明特徵的智造大省。
安徽還擁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121所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高等院校,特別是擁有國家級示範性軟體技術學院、教育部“資訊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準大學建設單位、有著“行業好、專業好、就業好、技能高、薪資高”美譽的安徽電子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等79所高職高專。這些職業技術院校為安徽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實用技能型的人才和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加之,一批在皖的高能級的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為代表的科創平臺和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先進製造業集群為代表的產業平臺獻智助力,為製造業“新”“高品質”發展供給著磅礴力量。(石象斌 秦炳煜)
頂圖:江淮汽車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