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特别报道

四川綿陽涪城:推動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21-09-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三清觀村為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有效解決行政村合併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難融合」的問題,三清觀村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出一條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有效整合路徑。實現「人合、事合、心合」,充分發揮集體資源資產效能,形成「1+1>2」的集聚效應,讓兩項改革釋放的動力和紅利進一步擴大,推動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為鄉村振興助力。
 
風景如畫的三清觀村

    核實摸清集體家底 實現資源整合
 
    為實現「底清賬明」,三清觀村黨委在充分運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基礎上,通過再次清查、盤點、核實,進一步摸清合併前兩村的集體資產資源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原觀音碑村地處場鎮近郊,村集體依靠流轉果園、塘堰、公田公地以及出租村委會閒置房屋,年收入8萬餘元,但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不健全、產業發展無規模無特色、農村經紀人和高素質農民缺乏、群眾工作難開展等問題。而原三清觀村作為改革試點村,率先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轉土地1100餘畝,年收入20餘萬元,但受土地、交通等資源要素制約,發展後勁不足。」三清觀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余華榮介紹,在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為推動兩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村黨委決定讓兩村優勢互補,充分整合原兩村的土地、資金、項目資源,做大集體經濟「蛋糕」,推動集體經濟持續發展。

    化解群眾思想顧慮 凝聚發展共識
 
    為統一幹部群眾思想,三清觀村黨委多次組織村兩委幹部和各組組長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集體經濟組織整合的關鍵環節,協商解決「一村兩策」問題,形成初步方案。三清觀村黨委在村內選取了5名影響力強的鄉賢,走進村民家中宣傳集體經濟組織合併後的良好前景。並通過多種方式多維度宣傳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條件和村級集體組織合併的好處,對個別有顧慮的村民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我們收集到100餘條村民意見,為完善合併方案起到推動作用。」余華榮介紹,經過大家的努力,三清觀村成立了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並按程序完成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

    科學量化設置股權 協調各方權益
 
    在將原三清觀村和原觀音碑村集體經濟全面整合時,三清觀村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兩村資產、資源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股權量化方案,按照1人1股的標準重新量化股權。同時,三清觀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導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建立三個「二八開」利益分配機制,即收入二八開,實現集體增量,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土地流轉與經營性獲取的收益進行初次分配,土地合作社分配80%,集體經濟組織分配20%;合作社二八開,實現社員增收,將土地合作社分配獲得的「80%收益」再次進行分配,社員分配80%,土地股份合作社留存20%用於公積金、公益金等發展基金;社員二八開,實現利益均衡,將土地合作社社員分配到的「80%收益」再次進行分配,土地返租倒包的農戶分配80%,暫未返租倒包的農戶分配20%,保障利益均衡。

    激活資源資產效能 壯大集體經濟
 
    為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三清觀村利用原三清觀村資金撬動原觀音碑村資源,激活可利用資源變成「源頭活水」,確保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助力村民增收奔小康。兩村整合後,三清觀村持續擴大產業優勢,在原三清觀村流轉土地800餘畝發展稻蝦共作的基礎上,利用原觀音碑村土地資源新建1500畝稻蝦基地,做大做強稻蝦產業。下一步,三清觀村將藉助「湖光山色」稻蝦親水濕地農業主題公園的打造,進一步做精稻米品牌、做大龍蝦規模。與此同時,還將對2000畝柑橘基地進行品種改良,並將打造3000畝桃樹基地,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此外,為持續壯大集體經濟組織,成立了鋤犁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依託重點產業項目,提供生產、銷售、農旅等輸送就業人員,提供有償服務,拓寬村民與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張寶杉 楊海燕 謝娟)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