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5周年之際,7月28日,唐山市政府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唐山市共建災害預警網絡、推進災害預警技術成果轉化,助力唐山市乃至京津冀地區多災種預警監測能力提升,推動災害預警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多災種預警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共同推動我國自主創新的多災種預警成果轉化,比如在唐山市人員密集場所部署地震預警系統,在災害高危隱患點部署地災監測設備,切實提升唐山市多災種預警能力;在唐山市示範開展多災種預警功能接入手機、電視、應急廣播等,推動災害預警在唐山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博士表示,在唐山大地震45周年紀念日與唐山市政府簽約,對減災所而言意義特殊且重大,此次簽約合作不僅將推進地震預警及多災種預警在唐山市的研究、示範和產業化落地,也將對災害預警在全國的推廣應用、蓬勃發展起到示範作用。
簽約前一天,7月27日,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中國地震預警網示範運行新聞發佈會上,王暾博士介紹了地震預警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和創新成果。他表示,汶川地震後,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減災所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在「預警技術有無」「預警網覆蓋」「預警信息傳遞」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過去13年來,減災所研發的地震預警成果在「快」和「准」兩大核心指標上都已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與應急部門、地震部門聯合建成了延伸至我國 31 省市區、覆蓋面積 220 萬平方公里、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 90%(6.6 億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預警網;構建了面向 6 億級用戶的地震預警信息傳遞渠道,打通了極難打通的災害預警信息傳遞「最後一公里」。
在王暾看來,災害預警兼具科學性、公共安全性,前者是社會力量(包括科研院所和社會企業)擅長的,後者是政府的責任,因此需要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才能夠做好。他表示,未來將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應急、地震等部門的領導下,繼續發揮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機制優勢,不斷提升我國地震預警技術的自主可控性、可靠性、及時性;繼續研究、力爭突破地震預報技術;繼續開展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共性技術研究與融合,推動災害預警成為基本公共服務。
與此同時,「四川智造」「成都智造」災害預警、現場救援設備,也在防災減災救災應用技術成果暨新唐山建設45周年成就展上亮相,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等領導以及眾多參展嘉賓參觀減災所展區並對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記者 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