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和首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革命鬥爭中,先後有12萬餘名巴山兒女參加紅軍,4.8萬餘名英烈血灑疆場,目前現有烈屬1206人。
近年來,巴中市委、市政府將關愛烈屬工作作為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發力量、推動老區振興的重要工作,創新工作舉措,動員各方力量,形成濃厚氛圍,取得明顯成效。
日前,記者跟隨巴中市恩陽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及恩陽區文治街道長嶺寨村村幹部一行走訪烈屬羅家甫老人。
車停在了村道上,沿着石板鋪就的小路,蜿蜒來到羅家甫家,一座白牆、紅梁、藍瓦的嶄新農家院落引入眼帘。走進院落,羅大爺便迫不及待地在房間裏翻找。不多時,他寶貝式地捧出一個文件袋,袋子裏裝着大兒子羅曉勤的照片和烈士證書。
「我兒子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不僅寫得一手好字,而且參軍期間還自己學習了俄語……」老人回憶起兒子的點滴,不禁老淚縱橫。
1974年,19歲的羅曉勤參軍入伍,服役於新疆邊防某團,1979年在一次執行任務過程中不幸犧牲。
羅曉勤的逝世對羅家甫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兒子犧牲後,我的大腦瞬間空白了。」令人縱容的是,作為一名老黨員,羅家甫沒有一直悲傷下去,在處理好兒子的後事後,將精力都投入到生產中去,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擔任生產隊長30餘年時間裏,時刻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各個方面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現今89歲的羅家甫體弱多病,其小兒子又患有間歇性精神疾病,家中還有一個正在念高中的孫子,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國家政策保障。
「要感謝國家、感謝組織。」羅家甫指着修繕一新的房子,手微微抖動着。
羅家甫口中的「組織」,是由巴中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巴中市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管理所等7家單位於2020年11月發起並籌備成立的「巴中市烈屬關愛協會」,這也是四川省首個以關愛烈屬為主要對象的社會組織。
「協會成立後,首要的事情就是完善烈屬信息,通過電話、走訪等方式,了解烈屬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巴中市烈屬關愛協會秘書長杜文介紹,協會打電話了解到羅家甫老人想解決孫子轉學、房屋重建等問題後,便協調相關人員現場辦公。
隨後,市、區、街道辦事處、村(社區)的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站)及協會有關人員來到羅家甫家,現場解決了老人提出的問題。
創新關愛模式 弘揚英烈精神
2021年5月,巴中市委成立由市委書記何平任組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任副組長,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巴中市關愛烈屬工作領導小組,依託「烈屬關愛協會」平台,建立「五個一」掛聯關心關愛機制,即:一份烈屬檔案、一個專門賬戶、一套服務體系、一組關愛辦法、一次監督評議,開展關愛幫扶、扶貧濟困、安老撫孤、恤病助殘等公益慈善救助活動,集中財力、物力、人力,為困難烈屬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各類慈善、烈屬走訪慰問和志願服務等活動,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抓、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與協會同時成立的還有區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烈士陵園管理局(所),鄉鎮(街道)、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為主體的6支共300人的「紅色志願者」服務保障隊伍。
「我們與全市現有的1200餘名烈屬建立了常態化聯繫制度,全覆蓋「一對一」結對認親,至少每季聯繫(關愛)一次、每月走訪一次,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增進感情。」巴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袁勇表示,「在巴中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決不能讓『英烈流血,遺屬流淚』的事情發生。」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余順輝是巴中烈屬關愛幫扶專項資金的首筆捐款者,也是發動和鼓勵更多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共同關愛革命老區、關愛革命先烈後代的先行者。
余順輝先後四次代表促進會到訪巴中,並以個人名義向巴中市烈屬關愛協會捐出了第一筆愛心基金。此外,巴中市財政為烈屬關愛資金注資240萬元。截止今年6月,巴中烈屬關愛協會已接受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香港金鑾集團等企業捐資182.3萬元。據悉,還有海外華僑等愛心人士表態的幾百萬元捐款正在銜接中。
巴中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白復甦介紹,《巴中烈屬關愛幫扶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幫扶資金可以按照捐贈人的意願使用。「這樣機制更靈活,可以解決一些烈屬的特別資金需求,同時對政府性資金也是一個有益補充。」
為解決烈屬的實際困難,巴中市全面實現撫恤優待標準城鄉一體化政策,按月足額發放烈屬定期撫恤金,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補助金。在社會保障方面,按普惠加優待原則,將生活困難烈屬納入低保範圍,提供臨時困難救濟。出台了《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對烈屬因病住院自付部分按70%予以補助。剩餘自付部分,將根據烈屬家庭情況,在關愛幫扶專項資金中予以解決。
今年以來,巴中市為78名烈屬和烈士了女解決醫療補助資金17.4萬元,為45名烈屬和烈士子女解決困難幫扶資金7.8萬元。協會分三批次共走訪烈屬74戶、老紅軍6名,發送慰問金27.37萬元。(記者 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