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今日热点

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將於5月初啟幕

2021-04-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4月20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2021』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將於5月舉辦。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祁永輝出席發佈會介紹相關情況。吉林省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主任張吉順一同出席並回答了本報記者關於旅遊產品開發與提供服務創新方面的問題。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祁永輝在發佈會上介紹相關情況
 
    據介紹,本屆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的活動的主題是「紅色輝南、魅力龍灣」,舉辦時間為2021年5月1日至5月31日。5月8日上午,將在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大龍灣景區舉行「2021』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暨楊靖宇幹部學院教育培訓基地掛牌儀式」開幕式。本屆旅遊節由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通化市人民政府主辦,輝南縣人民政府、吉林省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旅遊節活動的主題是「紅色輝南、魅力龍灣」承辦。
 
    「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已經連續舉辦了13屆,成為吉林省重要的生態旅遊主題節慶活動之一。吉林龍灣群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境內,總面積8102公頃,是一處集休閑度假、森林康養、紅色教育、研學旅行、科研考察於一體的國家4A級生態旅遊景區。龍灣被地質專家們譽為:「中國空間密度最大的火山口湖群」和「世界最典型的瑪珥湖群」,獲得「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攝影創作基地」、「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吉林省知名品牌」、「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並成功入選「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生態保護地綠色名錄」。
 

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新聞發佈會現場
 
    本屆「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將體現以下三個亮點: 一是「紅色龍灣」。輝南,是一片紅色的熱土,30餘處抗聯遺址分佈在輝南大地上。這裡有金川革命烈士陵園、抗聯紅色文化體驗館、金伯陽紀念廣場、抗聯路徑等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整、清晰地展現了抗聯紅色文化脈絡,成為省內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體驗的主要目的地,也是龍灣在紅色旅遊開發建設方面呈現出的新亮點。今年的旅遊節開幕式上,龍灣景區將被納入「楊靖宇幹部學院教育培訓基地」範疇,這對於龍灣紅色旅遊建設與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二是「文化龍灣」。龍灣旅遊要素齊全、文化內容豐富。以典型的火山遺址遺迹以及濕地生態系統為要素的火山文化、以四方頂子全國攝影基地為要素的攝影文化、以龍灣宣教展館為要素的研學文化、以抗聯精神教育基地為要素的紅色文化等,可以為各類目標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務。本次旅遊節將舉辦「龍灣風光優秀攝影作品展」、「楊靖宇幹部學院教育培訓基地掛牌儀式」、「萬人徒步游龍灣」等系列文化活動,以豐富的節慶活動內容,充分體現生態保護與生態旅遊相得益彰、文化與旅遊多元結合、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融合。
 
    三是「惠民龍灣」。龍灣旅遊節期間將推出省內國家級勞模免費入園、五一假期旅行社團隊通票5折優惠、五一放假期外普通遊客通票50元/人優惠、七色山花谷免費遊覽、開幕式當日大龍灣景區和四方頂景區免費開放等多種優惠措施。同時,輝南縣政府發放20萬元旅遊消費券支持龍灣旅遊發展,旨在讓更多遊人能夠領略自然美景、接受紅色教育,共享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發展成果。
 
    杜鵑花卉旅遊節期間,龍灣有6處景區向遊人開放,分別是三角龍灣景區、大龍灣景區、吊水壺景區、四方頂子景區、龍灣漂流景區、生態觀光園等六處,涵蓋了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紅色教育、研學旅行、科研考察等諸多旅遊要素。屆時,野生杜鵑花迎寒怒放在險峰奇石里,雲蒸霞蔚於青山綠水間,是春季龍灣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張吉順在回答本報記者關於「今年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在開發旅遊產品以及提供服務方面有哪些創新?」的問題時表示,今年吉林龍灣野生杜鵑花卉旅遊節最新推出紅色旅遊和研學旅遊兩大旅遊產品,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兩大旅遊產品已經具備接待的條件和規模,新規劃的4條紅色旅遊和研學教育精品線路將於花卉節正式開放,能夠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美景的同時,體驗到龍灣紅色抗聯文化氛圍,接受到龍灣獨有火山濕地科普教育;為了做好旅遊接待服務工作,龍灣景區系統組織了旅遊服務禮儀、紅色文化講解、研學科普教育培訓等講座,提高了旅遊服務水平。通過「互聯網+」成功實現了網上導覽、網上諮詢、網上購票、網上投訴功能,旅遊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吉林省輝南國有林保護中心主任張吉順回答本報記者提問
 
    「希望本屆旅遊節的舉辦,能夠凝聚時代正能量,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平台和陣地。」祁永輝說,吉林省林草部門將繼續秉承「保護生態和諧、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使命,以生態保護成果助力生態旅遊快速發展,打造林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旅遊產業的發展成果推動生態保護事業再上新台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與發展互促共贏,為建設幸福美麗吉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記者 冀文嫻)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