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軍:將中藥材吃干榨淨 打造全產業鏈模式
「最初農民還按照原來農作物的種植方式種中藥材,就像種土豆埋上就可以;西紅柿撒上種子,長出來從綠變紅就可以採摘。但中藥材到底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成熟,看不見摸不着,什麼時候采?這些多數是不了解的,都需要規範化、標準化。」黑龍江省種植中藥材標準化、產業化意識較早而強,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逐漸向特色優勢區域聚集發展,2021年更是將「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濃墨重彩寫進了省政府工作報告。種子種苗標準化、 田間管理、 採收加工等標準化操作成為推動黑龍江省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日前,香港商報記者對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中藥學學科帶頭人、副校長王喜軍,以創新角度解讀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將黑龍江省中藥材資源利用好,推進「龍九味」品牌,促進中藥材產業大發展、快發展。
處理好中藥材生產與糧食安全關係 至關重要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與瑰寶。2020年面對洪水猛獸般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抗擊疫情成功的關鍵,而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首要前提是中藥材的品質保證和產業支撐。傳承和弘揚中醫藥 尤其對農業偏重的黑龍江省進行調結構,加速鄉村振興產業意義重大。王喜軍業界大名鼎鼎,腹有詩書氣自華。日前,記者在辦公室見到剛剛下課、儒雅卷氣的王喜軍,滿屋子與中藥相關的書籍材料和他條理清晰鏗鏘有力地語言,令記者不禁想要報名上他的課。對中藥材瞭然於心,與記者娓娓道來。他稱,黑龍江地大物博,土地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水平也處於領先水平,作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2021年將糧食產量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和確保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50萬畝確定為發展目標。王喜軍認為,處理好中藥材生產與糧食安全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他稱,近年來,中藥材一直是全國各地區「非糧化」的熱門品種,土地資源有限,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中藥材種植未來將使用哪類土地?套栽仿野生中藥材與間作繁育種苗模式是否會影響作物產出結果?對中藥材質量影響又如何?藥材種植是否會影響生態環境等問題亟待解決。
王喜軍作為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指導專家組副組長,他認為,就黑龍江省而言,普查過程中對全省各區縣中藥材產業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吸取經驗,形成黑龍江省中藥材數據庫,將藥材品種、儲量、可持續發展能力如何?哪些需要保護、 哪些需要擴大種植面積、哪些需要繁殖優良品種? 哪些藥材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開發利用?哪些藥材需要進行規劃生產等問題歸類總結。王喜軍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綜合開發利用形成全產業鏈模式
近年來,黑龍江省全力推進中藥材產業建設,成立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把中藥材產業上升為調結構、增收入、壯經濟的重要產業,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中藥材產業發展呈現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態勢。王喜軍稱,「種植戶採收的中藥材賣給經銷商或藥材企業,如果賣不出去就算白種了,產業鏈就斷了。」將中藥材加工變成飲片、製成藥品、健康相關產品、提純並綜合利用等才能從「中藥變成中藥工業、食品工業、飼料工業、化妝品添加劑等」,「將中藥材的根、莖、葉、果實等吃干榨淨」,綜合開發利用形成全產業鏈模式。
王喜軍稱,「目前根類藥材採收過程近一半扔在地下」,如果在開發利用之前,利用機械化提高中藥材生產率、採收率,提升中藥材發展效益。依託黑龍江省絕對資源優勢,結合傾力打造的「龍九味」品牌,發展像「五常大米」家喻戶曉的黑龍江特色地理標誌產品。
抓住機遇瞄準重大產業發展方向
王喜軍表示,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發展越來越重視,近日出台的《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迎來了最好的時候,其中包括中醫藥傳承、夯實人才基礎、完善制度、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從理論、 應用、 經驗、臨床等結合模式,極大促進整個中醫藥的創新發展。「抓住這個機遇,就會在中醫藥產業上實現突破。」王喜軍信心滿滿,「黑龍江抓住機遇, 緊緊的瞄準重大產業發展方向並落實,結合黑龍江省中醫藥人才優勢,培養高層次、領軍技術人才與中醫藥的產業的創新,黑龍江省的中醫藥產業會越來越好。」
2020年10月22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佈《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提出構建粵港澳中醫藥共商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加快形成中醫藥高地建設新格局。王喜軍對此表示,黑龍江省與廣東省為國家對口戰略合作,我們要借鑑對方先進模式,如在自貿區建立農業工業結合的產學科研基地,將人才聚集在研發、試種、生產、物流等方面形成產業氛圍,推動兩省實現利用當地資源,助推全產業鏈發展。(記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