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楊毅: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夯實黑龍江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1-02-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2月19日,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哈爾濱召開。黑龍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胡昌升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探索推行田長制……通過擴大秸稈還田、深松整地、輪作輪耕等,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持續提升耕地質量。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香港東北人聯誼會會長楊毅的《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夯實黑龍江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提案,與此不謀而合。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闡述了個人看法與意見。
 
    楊毅委員稱,近年來由於在開發和生產經營過程中,植被遭到破壞。黑土層變薄現象,令人擔憂和痛心。我們賴以生存的黑土地、我們的「中華大糧倉」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難題「生存」難題,專家學者警告說,如果不能加以有效防治,頂層設計拯救東北黑土層,那麼我們引以為豪的黑土地50年內地將消失殆盡、不復存在、變成名副其實的「不毛之地」、變成黑土故事。
 
    「我們欣喜地看到,黑龍江在積極作為,在積極行動,在想盡一切辦法在保護這世界僅有的三大塊黑土地。」楊毅委員說:「我注意到,近五年來,黑龍江省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已見成效。耕地治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應作為長遠持久發展目標。」
 
    楊毅委員指出,烏克蘭大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中國東北三省這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僅有的三大寒地黑土帶。但前兩者為了保護黑土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讓黑土層修生養息,而東三省黑土層卻沒有「休閒」時間。
 
    為更好地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楊毅委員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國家及地方政府要儘快制定黑土地對保護有關法律和政策。楊毅委員認為目前我國對黑土地的保護程度根本不夠,雖然現在有《水法保持法》《土地法》《森林法》《防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對此卻沒有一部專門具體的法律,沒有明確土地使用者「在保護黑土資源方面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沒有對從事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質量保護的部門以及個人的激勵政策,沒有形成規章制度和獎懲辦法,嚴懲破壞黑土的不法行為。
 
    其次,開展黑土循環再利用工程。楊毅委員稱,現在東三省很多地方都不珍惜黑土地,任意開發破壞,商業開發、大項目上馬 、開發區建設、把肥得流油的黑土層挖出後白白扔掉非常可惜,希望政府部門能把這些黑土層科學利用、管起來,將其移到低洼地,鹽鹼地、用於改造水毀地和中低產田。
 
    第三,國家及地方政府應成立保護黑土層的科研單位,執法部門。楊毅委員表示,對東北地區土壤進行普查,對黑土地也建檔案管理。根據不同區域的水土流差異,地形地貌複雜條件研究黑地流失的退化規律,對風蝕、沙化、低谷、丘陵等地區因地制宜提出防治水土流失與增加黑土有機質含量的有效治理措施。
 
    第四,四種模式,保護黑土。楊毅委員介紹了四種保護模式,希望黑龍江省通過綜合施策、科學施策,使黑土地得到更好地保護,在保證中國飯碗和國人健康上更好地發揮作用。
 
    秸稈翻埋還田——黑土層保育模式:主要適用在松嫩平原中東部和三江平原草甸土區,以黑土層擴容增碳為核心技術,組裝免耕覆蓋技術,建立「一翻」(秸稈和有機肥翻埋還田)「兩免」(條耕條蓋、苗帶休閒輪耕)技術模式。
 
    秸稈碎混還田——黑土層培育模式:針對因風蝕和水蝕的土壤、薄層黑土、暗棕壤等中低產田,採用秸稈和有機肥混合翻埋、松耙碎混為核心技術,通過玉米大豆輪作,配套免耕覆蓋、條耕條蓋和苗帶輪耕休閒技術,橫坡打壟、壟向區田、植物籬等水土保持措施逐漸加深耕層,達到了肥沃耕層構建的效果。
 
    四免一松保護性耕作模式:針對松嫩平原西部風沙、乾旱、鹽鹼等問題,採用秸稈覆蓋免耕配合深松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技術效果。
 
    坡耕地蓄排一體化控蝕培肥模式:建立坡耕地蓄排水與控制面蝕、培肥土壤相結合的一體化系統工程保護黑土地中的坡耕地。(記者 付彥華 張曉磊)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