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能做什麼?
讀一本好書,追一部佳劇,還是來一場旅行?
對於中國五冶,13天的答案是在成都東部新區,從挖山填方開始完成佔地1.6萬平方米的未來醫學城指揮部建設及相應近5萬平方米的景觀升級改造,助推這片「雙城經濟圈」熱土驚艷亮相。
13天建成,裝配率達100%的成都東部新區未來醫學城指揮部
「13天」不是個例,在宜賓,中國五冶僅用180天完成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成都工業學院宜賓校區;在南充,150天完成主城區臨江地上地下改造提升工程並為當地捧回首座魯班獎;在成都,114天呈現20萬平方米麵積的雙層鋼結構新能源汽車廠房……
中國五冶承建的成都工業學院宜賓校區,僅用180天建成,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不斷刷新的速度背後,是中國五冶善打硬仗的實力和敢打硬仗的擔當。近年來,中國五冶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深度融入四川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央企綜合優勢,在重大項目建設中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完成了一項又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興產業、保民生貢獻了力量,形成了「有急難險重任務首先想到五冶」的良好品牌形象。
硬仗里秀出硬實力
項目的高效推進既需勘察、設計、建設各環節的良好銜接,也離不開人力、材料、機具、資金等資源的保障支撐。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五冶始終把項目管控的高質量作為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牛鼻子」,打造了行業領先的集中集約管控優勢,在一場場「硬仗」中展現了能征善戰的「硬實力」。
中國五冶打造的成都梓州大道海洋路口跨線橋,僅用28天完成2700噸鋼箱梁吊裝焊接,助力項目提前建成通車
所謂集中集約管控,就是把項目的關鍵要素和重點環節集中到總部機關進行管理。中國五冶在行業率先從「項目法施工」向集中集約管控轉型,減少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率,逐漸形成了以項目成本、履約及風險、投資及資金為核心內容,人、財、物等優勢資源高度集中,總部重點抓決策、抓策劃、抓管控,項目重點抓執行的集中集約管理體系,搭建了直接、迅速的決策——執行——反饋鏈條。在這一體系下,中國五冶得以充分發揮央企平台優勢,對各類資源科學靈活配置,為打硬仗、啃「硬骨頭」注入了強大的戰鬥力。
例如在成都東部新區未來醫學城指揮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五冶通過充分發揮集中集約管控優勢,緊急抽調了5名精幹項目經理,組建近百人的項目團隊,僅用48小時就打通圖紙、供應、後勤等各個「關口」。為將現場效能提升到極致,中國五冶還進一步優化「作戰部署」,協調各方力量,對現場急於施工的土建、鋼構、市政園林三個專業進行優先鋪排,確保了各工序穿插合理,齊頭並進。在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項目建設過程中,為保障項目所需鋼材供應,中國五冶發揮央企內部協同機制,協調合作夥伴跨區域調貨、優先供貨,及時保質保量滿足了項目「大會戰」需要。在2020年復工復產過程中,中國五冶通過總部統籌謀劃,根據政府、群眾、客戶需要科學排布復工作戰圖,推動了天府國際機場、川大博物館群、東安湖生態公園、熊貓基地國家旅遊度假區、宜賓珙縣災後重建等省市重點項目按計劃節點推進,川內在建項目於3月全部復工。
大戰中展現大擔當
如果說「硬實力」是中國五冶在硬仗面前敢打必勝的底氣,那麼央企擔當就是中國五冶敢於擔大任、扛重擔的力量源泉。
擔當體現在對履約的孜孜追求。中國五冶以服務客戶為己任,以客戶滿意為宗旨,堅定不移執行「履約、服務、滿意」的項目管理原則,公司所有項目無論大小,都要在百分百履約的前提下想業主所想、急業主所急,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打造亮點,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要達到最先進工期、最優質量、最佳服務。例如在南充市濱江路改造項目中,面對政府需求、群眾期盼,中國五冶迎難而上,與市區兩級政府、相關部門單位以及項目所在街道並肩攜手,把項目指揮部搬到施工現場,掛圖作戰,倒班作業,硬是在不到半年的極限工期內完成了複雜的改造任務,助力南充主城區面貌實現大更新、大改善。
擔當更體現在融入五冶人血脈的「紅色基因」。在「急難險重」項目中,中國五冶依託國有企業政治優勢,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動各方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高水平履約積蓄了強大的內生動力。在東安湖生態公園建設過程中,為了確保東安湖按期蓄水,中國五冶在工期最緊張的湖底隧道施工現場開展勞動競賽,營造「比擔當、比業績、比奉獻」的良性競爭氛圍,最終發動2000餘名建設者五一不休,加班加點推動目標實現;在成都工業學院宜賓校區建設過程中,項目「黨員突擊隊」始終堅守在一線,為項目搶回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實現按期完工交付貢獻了力量。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在2020年,中國五冶就在急、難、險、重、特等項目上設置了50餘支黨員突擊隊,帶領項目攻堅克難,高效完成工作,創出品牌、展示形象。(記者 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