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今日热点

山西:突出創新核心地位 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01-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1月20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太原開幕。山西省省長林武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統領,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把創新驅動放在轉型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實現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不斷在“六新”上取得突破,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奮力爭先,確保實現轉型出雛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開好局、起好步。
 
    記者注意到,報告中有關突出創新核心地位,加快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容,佔用篇幅最長,分量也最重。
 
    大力培育一流創新生態
 
    報告明確提出,2021年山西將加快推進“111”“1331”“136”等創新工程,開展基礎技術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雙百”行動,加快光刻機用雷射器、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智慧能源等領域技術突破。積極創建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和國家級超算中心。與北大共建科技研發平臺基地。加快建設十大省級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產業化基地。推動中國(山西)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建立產業鏈鏈長和產業聯盟會長“兩長制”,助推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其中包括:著力打造計算機製造基地,打造太原、忻州兩個高端半導體材料和器件產業集聚區。加快推進秦淮數據、百度雲計算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擴大綜改區和呂梁數據標注產業規模。做強LED、光通訊、光學鏡頭、相機模組、手機零部件等主導產品,加快構建“光電材料-光電器件-應用產品”產業鏈等。同時,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航空航太、深海探測、先進能源等未來產業加快發展。
 
    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 推動基礎產業轉型升級
 
    建設10座智能化示範煤礦,打造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和標杆項目,培育200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產業鏈向高端延伸,加快千億級鋼鐵深加工產業基地、千億級鋼材鑄造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現代煤化工走高端化、差異化、市場化和環境友好型路子。加快產業提檔升級,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模式,推動食品、陶瓷、玻璃、紡織等消費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此外,促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也成為突出創新核心地位的一項重要內容。報告強調,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遊山西?讀歷史”“康養山西、夏養山西”等旅遊品牌,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提升壺口瀑布、晉祠等重點景區,加快黃河板塊核心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三個人家”、鄉村旅遊示範村、特色康養小鎮建設。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再建成2000公里。推出晉風晉韻文創產品,叫響“山西三寶”。推進智慧旅遊,創新旅遊產品,開展旅遊服務標準化建設。
 
    報告還提出,要支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在現代物流業方面,積極推進物流樞紐建設,提升物流園功能。科技服務業方面,積極發展研發設計、中介諮詢等產業。現代會展業方面,加快場所提檔升級,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培育引進會展品牌。養老服務業方面,推廣太原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建設經驗,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支持大型醫養機構集團化、連鎖化發展。
 
    相關注釋:
 
    1、山西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
 
    “四為”指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 “四高”指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準保護、高品質生活;“兩同步”指到2020年山西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111”“1331”“136”創新工程:
 
    “111”工程指緊扣轉型發展需求,謀劃推進100項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建設10個左右重點實驗室、10個科技成果中試熟化與產業化基地和10個省級製造業技術創新中心,“一企一策”培育100戶高科技領軍企業。
 
    “1331”工程是推動山西高等教育振興崛起的重要舉措,“1”即始終圍繞立德樹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這一根本任務;第一個“3”即突出抓好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創新團隊三項建設;第二個“3”即全面加強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院)三大創新載體建設;“1”即推動高校產出一批對國家和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標誌性成果。
 
    “136”工程是山西打造國內有影響力重點專科和綜合醫院的重要舉措。“1”即以提升全面醫療水準為主線;“3”即建設一批省重點臨床醫學專科、重點臨床醫學實驗室和重點臨床科研創新團隊;“6”即建設區域臨床醫學、疑難重症診療、急救體系協作、互聯網+國際醫療、前沿醫療技術、醫院管理評價“六大中心”。
 
    3、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大數據、半導體、光電、光伏、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種金屬材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煤機智能製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現代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通用航空、節能環保。(王利萍 楊亮)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