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將帶來更多改變。23日,記者從廣東省東莞市濱海灣管委會獲悉,濱海灣開展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成效顯著,多項基建工程在確保安全生產的情況下正加速衝刺,東寶公園建設已基本完成且元旦前將開放迎客,亞洲最大噸位塔吊助力濱海灣大橋加速推進,「五縱兩橫」路網迎重大進展,6條道路月底建成通車。
佔地約190畝的東寶公園月底開放迎客
投資1.75億 東莞首個濱海公園月底開放
作為東莞最年輕的新區,濱海灣時下正在加速完成各項基建配套建設。其中位於茅洲河入海口處的東寶公園目前建設已基本完成,公園步道、濕地植物、小橋和草坪等錯落有致;而沿着海岸線向西北方向眺望,不遠處的濱海驛站面朝大海,與鮮花綠植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東莞最濱海的生態風景畫。
東寶公園緊鄰東海路和濱海灣大道,規劃總佔地面積約190畝,總投資約1.75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重點景觀綠化工程和生態濕地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12月底將正式建成啟用;第二期還將陸續完善公園內部景觀建築、觀海平台、景觀廊架、停車場、運動場等功能設施。作為新區海岸帶綜合整治示範首個項目,東寶公園的投入使用將為周邊群眾周末休閒活動提供舒適的生態濱海活動空間。
從東寶公園出發,沿着新區規劃的濱海景觀活力長廊往西北方向行走,便出現一座形似「海鷗展翅」的驛站,這便是位於中海路盡頭的濱海驛站。濱海驛站項目自今年8月28日開始樁基進場施工至10月10日精裝修施工完成,僅歷時42天便完成全部工程,再創「濱海灣速度」。
東寶公園和濱海驛站的建成啟用,使得新區交椅灣板塊的生態公共活動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隨着濱海景觀活力長廊、威遠島森林公園、沙角半島中心農業公園、磨碟河濕地公園等一系列生態環境項目的逐步落地實施,濱海灣新區「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的生態空間格局將加速構建,成為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對外形象展示窗口。
目前亞洲最大噸位的塔吊賦能濱海灣大橋建設施工
亞洲最大噸位塔吊賦能濱海灣大橋建設提速
在磨碟河入海口,濱海灣大橋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目前亞洲最大噸位的塔吊D5200-240正在緊張作業中,一朵跨越磨碟河、串聯新區交椅灣板塊和沙角半島板塊的「玉蘭花」正蓄力綻放。
據悉,濱海灣大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領銜的團隊負責設計,設計理念為「絲路明燈、玉蘭花開」,選取東莞市花「玉蘭花」作為原創點。
大橋位於濱海灣新區規劃內灣以及濱海景觀活力長廊的重要節點位置,道路紅線寬度為80m,全長973.6m,總投資9.53億元,主橋結構採用獨塔扭索麵鋼箱梁斜拉橋,塔墩梁固結體系,跨徑組合520m。主塔為鋼殼混凝土結構,造型為玉蘭花,塔高149.8m,梁寬60m,基礎採用26根直徑2.5m鑽孔灌注樁,使用XR580HD旋挖鑽機施工。建成後,濱海灣大橋將是國內跨徑最大的獨塔扭索麵斜拉橋。
自今年4月底正式動工以來,濱海灣大橋項目建設單位中鐵大橋局不斷創新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大幅提升建橋速度。截至目前,濱海灣大橋186根橋樑樁基和42根附屬樁基已全部完成施工,完成總投資2.4億元,完成工程總體進度32%,計劃於2022年4月完工。屆時,臨海綻放的「玉蘭花」將成為濱海灣新區的又一標誌性建築。
濱海灣大橋設計效果圖
6條道路將於本月底建成通車
自今年濱海灣新區掀起「六個高潮」以來,交椅灣板塊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從未間斷,尤其是進入「百日攻堅」衝刺階段,各工程項目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推動各項目建設步伐。其中,作為新區交椅灣板塊的重要基礎設施,「五縱兩橫」道路項目中有6條道路將於12月底建成通車。
新區交椅灣板塊「五縱兩橫」路網自西向東分別是振海路、興海路、中海路、華海路、東海路,自北向南分別是東灣大道、濱海灣大道,道路總長約18.58公里,總投資約36億元。緊鄰灣區1號的興海路綠化和智慧燈杆等工作基本收尾,寬敞大氣的道路一路向海延伸; 東灣大道自今年8月動工以來,已完成投資3.2億元,完成工程總體進度29.4%,計劃於2022年8月完工。
新區同步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在城市道路建成之際,以興海路、迎賓路為試點,共部署143根智慧杆,實現「合杆、合網、合箱」,建成濱海灣智慧道路管理平台,實現道路設施建設節約化,道路減杆率達67%,建設成本降幅達40%,創新道路「管、運、養」一體化模式,實現道路展示可視化、公共服務智慧化、城市治理決策科學化,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能力和水平。(記者 冷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