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花剪被他“舞”得隨心所欲,一株盆景被他“修”得賞心悅目,一座公園被他“裝”得美不勝收。64歲的“老花匠”張躍進將自己的一輩子都獻給了花,獻給了這個讓整個家族都引以為豪的事業。
11月12日,在張躍進的花藝工作室內,他正在自家大棚內仔細地養護花卉。茉莉、綠蘿、迎春……他細細地向大家介紹大棚裡的每一株植物,看向植物的眼睛裡,是化不開的柔情。看著滿目蒼翠的大棚,聽著張躍進溫情的介紹,讓人心情一下愉悅了不少。
小型盆景展示花匠技藝
今天來給你們看看我最得意的幾件作品。”說著,張躍進打開一扇小門,來到室外。幾株小型的地道的北方“枯木”盆景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蒼古雄奇、形態各異,它們或樹幹彎彎扭扭似龍似蛇;或樹根裸露、盤根錯節……一眼看去,有一種難以名狀的美感。“這些樹可都是活的,別看它們小,最少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張躍進看著自己的得意之作,開心的笑道。
最為驚奇的是一棵生長在石槽裡,半米有餘的石榴樹,樹幹裸露在外,一眼看去,仿佛敞開了臂膀向外人展示它內部的輪廓,乾枯的枝頭上甚至還結下一顆拳頭大的石榴。樹幹的右側張躍進放置了一座微型假山,頗有些古木獨石的意蘊在其中。
北方盆景講究“古根透秀”。古,顯得老,有年頭,古木逢春;根,提根露爪,還要紮根泥土;透,透過根系可以看到盆景後面的景色;秀,整體盆景還要秀氣。“培養前腦海中就要有盆景最終的樣子,根據植物的生長條件,挑選有觀賞價值、藝術價值的植物,作為盆景植物選擇的參考,經過不斷的人工干預,得到令自己滿意的盆景。”聽起來似乎輕描淡寫,但這背後沉澱了他40餘年的園藝經驗積累。
園林檉柳欲成龍城一景
看完小型盆栽,我們又跟隨張躍進來到室外的幾株大型盆栽。三春柳(檉柳),別名垂絲柳,枝幹遒勁,姿態婆娑,這也是近些年張躍進在大型盆栽方面的研究方向。為此,他多次深入山林、河溝、荒地和汾河灘,尋找適合做大型景觀樹的檉柳。談及近期因為幾棵檉柳由於種種原因未到他手裡做成大型盆景,張躍進的臉上滿是遺憾。
“檉柳在北方做園林景觀是非常好的選擇,目前的城市園林還未曾有此類景觀樹,我覺得這是未來城市園林發展的趨勢,希望通過我的先行先試,讓檉柳在太原的景觀樹中有一席之地。”張躍進這樣暢想道,“未來在植物園、體育公園栽上,就好看了。”言語間,張躍進難掩興奮。
山西地處北方,四季分明,落葉樹種極多,可作盆景的常綠植物卻極為稀缺。立足現有資源,通過控制花期,精心設計修剪,結合南方盆景的造型藝術將北方落葉植物做成“蒼古雄奇、雄姿粗狂、詩意豪放”的“晉派”盆景,成為張躍進在40年園林生涯中最為出彩的技藝。目前,出自張躍進工作室的“晉派”盆景,正逐步受到市場青睞。
三代傳承鍛制一門匠心
據瞭解,張躍進的家族是個“花匠世家”,爺爺是當地很有名氣的花匠,父親曾是山西省太原市園林局晉源苗圃的首任黨支部書記,岳父一家也是園藝之家,愛人的草花藝術,在省城同行中,提起來也是響噹噹的,一雙兒女更是從小耳濡目染,在心底播下了園藝事業的種子。目前,兒子和兩個侄兒仍在跟隨著做花卉苗木事業。
“我這一輩子都在搞園藝,上一輩,下一代都在從事園藝工作,作為傳統古典園林營造技藝傳承而言,很難。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吃過苦,能堅持下來,就更不容易了。”張躍進坦言道,“幹我們這一行,發不了什麼大財,但是我一直在教育我的孩子們,做人要有堅守,不能讓這門技藝在我們手裡失傳。下一步,我還要從藝術角度和景觀方面提高我們太原市園林層次美化效果,結合晉陽文化的獨特技藝和太原旅遊景觀、古典建築特點,讓藝術景觀煥發古與新、傳統與現代的光彩。”
一花一草一木,一人一生一事。有人稱張躍進為“大師”,有人稱他為“工匠”,但對他自己而言,更喜歡別人稱他為“花匠”。“老一輩稱‘匠’是大家認可你的手藝,稱“花匠”就挺好的。”張躍進笑道。(王利萍 楊潤德 梁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