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楼
千百年前,作為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武漢的血液裏流淌?鳳凰涅槃的基因。
65年前,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武漢用鋼鐵脊樑扛起新中國的發展重擔。
35年前,隨着「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提出,武漢再次成為泵輸發展血液的強勁心臟。
2020年,百年不遇的疫情肆虐江城,面對風暴,深刻在靈魂中的不屈與堅強被喚醒,猶如鳳凰涅槃,伴着祖國與人民的殷切期望,英雄的武漢在經歷了烈火的考驗後再次振翅騰飛。如今,兩江依舊,黃鶴飛回,武漢正迎着風暴後的曙光向世界展示英雄城市的發展力量。
武漢光谷生物城
漢江灣航拍
坐落於萬里長江上的武漢長江二橋與武漢二七長江大橋遙遙相對
萬眾一心 英雄城市「浴火涅槃」
2020年5月2日,湖北省將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下調為二級,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這標誌着盤旋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上空的陰霾正逐漸散去,代表希望與重生的曙光正透過雲霧灑在這片即將涅槃的大地上。
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發表了「湖北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的重要講話。雖相隔千里,但荊楚大地有?總書記深深的牽掛,三個「沒有改變」不僅代表了他對湖北、武漢的堅定信心與殷切期盼,更為湖北重振、武漢重振注入了強勁動力。
百年漢正街
事實證明,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沒有辜負總書記與14億顆心繫荊楚心臟的期望。早在一個多月前,英雄城市就已頂着風暴站穩了身軀。4月4日,武漢市「四上」及房地產開發企業復工10897家,復工率達到93.6%,總投資23955.2億元的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復工1006個,復工率75.9%,被喻為「工業心臟」的裝備製造業更實現了100%復工復產。
在5月22日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上,「湖北、武漢」成為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是李克強總理對5728萬湖北人民做出的莊重承諾。
此時,千言萬語匯做一句「擼起袖子加油幹,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面對中央給予的難得機遇與武漢人民打贏疫後經濟重振發展戰的堅定信心,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指出必須堅定必勝的信心,弘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把握機遇、化危為機,加快打造英雄豪邁、實力雄厚、品質卓越的大美武漢。
在王忠林書記的號召下,武漢市上下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拼搏精神,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主動作為、快幹實幹,向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目標不斷邁進。
華中智谷已成武漢開發區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地。郭良朔攝
武漢市經信局成立領導專班與中小微企業一一對接,用一筆筆紓困基金為中小微企業輸入「救命血」。
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深諳市場主體所需,用一項項便企利民改革當好「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武漢市發改委結合實際,用一條條解困減壓政策措施為市場主體卸下「肩頭擔」。
武漢市商務局運籌帷幄,用一次次招商引資活動為武漢經濟復蘇按下「加速鍵」。
武漢市文旅局別出心裁,用一場場文化旅遊活動擦亮了江城旅遊的「金字招牌」……百日奮進,萬眾期待,在中央雨露般的滋養下,在人民的吶喊中,英雄城市抖落身上的灰燼,迎?風暴後的第一縷曙光亮出了新生的羽翼。
多措並舉 打造疫後重振「武漢樣板」
從「四上」工業全面復工到260萬學子如期開學;從20家跨國公司齊聚江城尋求合作到3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漢洽談;從「免票惠遊」活動推出到1121.4萬人次打卡大武漢……寒暑交替,曾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正實現從「風暴眼」到「風向標」的快速轉變。
武漢光谷光電子產業園
那麼,促成這強有力轉變的推動力從何而來?中央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經營發展有關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穩定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黃金十條」》《2020年武漢市深化「四辦」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繼推行落地為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是武漢實現從「風暴眼」到「風向標」轉變的第一步。擴大範圍、調整流程、精簡程序,從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和新城區逐步推開到全市,從一類企業逐步推開到四類企業,從審批備案轉變為自行承諾復工,在因時而出的復工復產政策推動下,武漢市的工業脈搏再次規律跳動。
武漢東風本田公司第二工廠生產線。趙新虎攝
強化關鍵領域投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出台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專項幫扶政策,積極服務企業用工,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一項項補短板強弱項給武漢的重振打上「強心針」。
針對經歷疫情陣痛的武漢企業,武漢市堅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42條惠企政策、1000億元紓困專項資金、圍繞龍頭企業和重大建設項目,組織中小企業開展產業對接、供需對接等一系列惠企政策讓企業吃上了「定心丸」。截至9月底,武漢市共向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紓困專項貸款473.62億元,市場主體137.27萬戶,比2019年底增長5.5%,中小企業增值稅發票開票戶數同比增長13.35%,開票金額同比增長26.38%。
武漢電腦城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疫後重振的武漢對標北上廣深,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四辦」改革,為企業與市民帶來「一事聯辦」集約服務「全市通辦」「一張身份證辦成事」等一系列簡化政務服務。同時,武漢市積極落實《弘揚「店小二」精神「十必須十不准」》要求,踐行「企呼我應」,當好金牌「店小二」,持續推進企業公共服務。
風雨過後的彩虹最為絢麗。經歷了疫後重振的武漢不僅吸引了一批批知名央企、民企、外企客商紛至沓來,也使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對這座英雄的城市充滿嚮往。2020年8月,為了振興文旅產業,同時滿足遊客對於英雄武漢的高漲熱情,武漢市策劃實施了「惠遊湖北着打卡大武漢」十大系列活動,讓全國遊客一起見證這座英雄城市的「雨後風光」。
雪裏一片清靜(武漢黃陂木蘭山)
A級景區免費遊、「48小時打卡大武漢」、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高鐵之心武漢旅遊嘉年華、四面八方自駕遊武漢、白衣天使健康武漢行、「暢遊英雄武漢」國慶中秋歡樂匯、2020武漢電競旅遊節、第九屆琴台音樂節、「英雄武漢,炫耀長江--2021迎新跨年倒計時」等一系列活動無不彰顯着涅槃重生後武漢的激情與活力。快速升溫的景區人氣、不斷攀升的外地遊客佔比、旅遊市場的持續恢復都顯示着萬千遊客對於英雄城市的熱愛與嚮往。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超過1121.4萬遊客在「打卡大武漢」的熱潮中登上黃鶴樓,聆聽兩江浪,每日景點日均接待人次達到14.02萬人,總體日均接待人數與去年同比增長50.43%。面對國人與國家的殷切期盼,武漢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鳳凰涅槃的毅力展示了英雄城市的氣概;從「風暴眼」到「風向標」,武漢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堅韌精神打造了疫後重振的「武漢樣板」。
燈光璀璨的漢口江漢路步行街
满弓发力 武漢譜寫經濟發展「新華章」
2020年第一季度末,經歷疫情陣痛的武漢工業凋敝,百廢待興,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受阻嚴重。如何打贏?打好疫後重振經濟保衛戰是武漢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2020年一季度,武漢GDP同比下降40.5%,創歷史新低。面對逆境和質疑,英雄武漢喊出「搏殺二季度、衝刺三季度、決戰四季度」的口號,從重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方面發力,實現經濟發展「逆風翻盤」。
在重大項目方面,4月10日,總投資達1865.7億元的100個重大項目在武漢各區分會場同步開工,武漢按下了重大項目建設「重啟鍵」。9月7日,武漢疫後重建標誌性項目--長江新區大道起步區項目新區大道主體工程開工建設;9月10日,總投資500億元的武漢天河國際會展中心暨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項目開工,從8月21日拿地到項目正式開工,中間僅間隔22天,是2020年武漢市重大項目中最快的一個;10月27日,總投資2907.6億元,涉及165個重大項目的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武漢舉行,武漢開啟重大項目建設「衝刺模式」。
武漢東方明珠——不夜的陽邏新城。肖勁松攝
在經濟指標方面,2020年上半年,武漢GDP排名全國第11位,武漢經濟呈現出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多項指標三季度正增長、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新動能新經濟逆勢成長、民生就業持續改善的亮點。從主要指標的變動趨勢看,武漢經濟復蘇強勁,彰顯了武漢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從前三季度觀察,武漢GDP回升幅度好於全國、全省,分別快全國、全省6.8和0.2個百分點,武漢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降幅比上半年收窄9.1個百分點。並且從前三季度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經濟總量排名上看,武漢市已回升至前十名。一季度增幅-40.5%,二季度單季打平,三季度強勢轉正,四季度優勢趕超,武漢經濟呈現強勁反彈態勢。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疫後的武漢高舉「英雄城市」金字招牌,迅速有力重啟招商工作。在武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們的不懈努力下,中信集團、中糧集團、三峽集團等眾多央企紛紛聚焦武漢,先後加大在漢投資,一批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企業相繼來漢考察洽談。5場市級「雲招商」活動的成功舉辦也標誌?疫後重振的武漢對廣大投資者的吸引力依然強大。
武漢金融街——江漢區建設大道與新華路交匯處
4月8日至9月30日,近300家國內外500強企業來武漢洽談合作,沿江高鐵、霍尼韋爾等一批企業總部先後落地,經歷了疫後重啟到重振的武漢實現招商引資資金實際到位超過6000億元,相較2019年武漢市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8600億元,2020年武漢市僅用兩個季度便實現去年全年近70%的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有望於第四季度實現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