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特别报道

黃河文化中原行之二:在嘉應觀翻閱中華民族治黃歷史的「百科全書」

2020-07-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開欄序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哺育着中華民族,孕育了燦爛悠長的中華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厚重無比的黃河文化,以豐沛的水量和蕩氣迴腸的胸襟為我國北方地區構築起萬里生態廊道。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需要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在河南流經三門峽、洛陽、焦作、鄭州、新鄉、開封、濮陽等市,留下三門峽大壩、小浪底大壩、嘉應觀、人民勝利渠、陳家溝太極拳、韓愈紀念館、少林寺、相國寺等眾多文化遺存,形成治水文化、太極文化、少林文化、農耕文化、名人文化、紅色文化、移民文化等具有中原特色和符號的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加大黃河文化的宣傳力度,《香港商報》決定開闢專欄,推出《黃河文化中原行》系列報道,組成採風團奔赴河南,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切身感受沿黃河生態環境修復建設的巨大成績和高質量發展,領略河南城鄉發生的深刻變革和勃勃生機,記錄下河南人民為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拚搏的「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嘉應觀的青磚黑瓦記載了數千年綿延不絕的治黃史
 
  7月2日上午10點,採風團和焦作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蕙麗一行從人民勝利渠水情教育基地出發,不到20分鐘就了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
 
  嘉應觀始建於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佔地140畝,是雍正皇帝為紀念武陟修壩堵口成功並封賞治河功臣、祭祀河神,不惜耗資288萬兩白銀仿照北京故宮形制而建,是集宮、廟、衙署三體合一的淮黃諸河龍王廟,位列江河淮濟之首,雍正皇帝封其「四瀆稱宗」,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科學、歷史、藝術價值最高的黃河河神廟,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觀」、「黃河故宮」和「雍正王朝的黃委會」。嘉應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水情教育基地,2014年武陟縣以嘉應觀為核心成功申報了「中國黃河文化之鄉」,是黃河文化和治水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講述黃河故事的最佳講堂。
 
  一般的龍王廟和道觀,裏面供奉的都是神話中的人物。但是嘉應觀里供奉的龍王全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都是歷朝歷代和林則徐一樣的治水能臣,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大王大禹,提出治水三策的西漢賈讓,使黃河800多年沒發生重大改道的東漢王景,還有元朝的賈魯,明朝的潘季訓、劉天和,清朝的齊蘇勒、嵇曾筠等,他們是一個時代和黃河鬥爭的代表,他們串聯起來,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前赴後繼、不屈不撓的滄桑治水歷史,閃耀着中國古人的治水智慧,傳承着厚重的黃河文化基因。
 
  嘉應觀的嚴殿原是文武百官等待休息之處,現在景區管理處將這裡開闢成「萬里黃河風情展廳」,並放置一個聲電光影具佳的沙盤,黃河流域山川地貌、歷史變遷、文化遺存和治黃成果一目了然。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像一條昂首挺胸的金色巨龍,奔騰在中華大地上。她從海拔4500多米的巴顏喀拉山北麓起步,繞積石,穿山峽,跨高原,躍龍門,一路浩浩蕩蕩,接納千川萬溪,流經青海、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行程5464公里,注入渤海,是中國境內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在高山峽谷間湍急擁擠的黃河水流至孟州,失去了高山丘陵的束縛遮擋,象脫韁的野馬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恣肆奔騰,淹沒莊稼,衝垮房屋,成為禍害人間的毒龍。人類為了求得生存,便同黃河進行了殊死搏鬥,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修築長堤阻擋洪水泛濫。於是自孟州曹中坡開始,直至入海口,人類前赴後繼在黃河兩岸修建了連綿接續的大堤。
 

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中)在縣委書記秦迎軍(左)陪同下調研嘉應觀
 
  然而由於河沙淤積,黃河河底被不斷升高,所以黃河經常改道,每一次改道,就是一次滅頂之災。黃河也因此經常泛濫決口,以至於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為了防止河水泛濫,河堤也不得不一再加高,自桃花峪黃河中下游分界碑起,河床平均比兩岸地面高8-9米,有的地方甚至高達20多米,成了世界聞名的「地上懸河」。所以黃河既哺育了華夏兒女,又因泛濫成災而成天下大患。「河清海晏,時和歲豐」,因此治理黃河關乎天下太平,成為歷朝歷代統治者執政能力的見證和晴雨表,也是國家統一和綜合國力發展的象徵。
 
  黃河流至武陟與沁河交匯,若黃河洪水位高,洪水將向沁河倒灌;若黃沁並漲,沁水下泄不暢,在沁河口以下堤段可能發生滾河,順堤行洪,極易由此決口,是黃河決口史上決口次數最多的地方,是黃河大堤第一險工地段,被人們戲稱為「豆腐腰」,是黃患防守中的重中之重。
 
  雍正皇帝即位前,曾遵循康熙皇帝的詔命在武陟看守加固黃河大堤,結果在三年之內黃河在武陟秦廠、詹店、馬營、魏庄四次決口,洪水淹沒焦作、新鄉、安陽後順地勢向北流去,經衛河入海河,直逼京津,危害華北。雖然堵住了,但是卻耗費了清政府的傾國之人力財力,而且隱患依然未有根除。雍正即位後,就下旨在舊堤前臨水修築9公里長的大壩,此後至今290多年,黃河再也沒有從這裡決口。雍正皇帝親書「御壩」二字,命人刻碑,立在壩上,並修建嘉應觀。看壩護壩退役士兵就在北側安家,形成今天的御壩村。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黃河的治理與開發,目前在黃河幹流上己建成了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小浪底等十餘座水利樞紐工程,不僅開發了黃河水電資源,而且在防洪、防凌、減淤、灌溉、供水、排沙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對治理黃河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造就了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
 
  如今,千里黃河大堤固若金湯,如兩道鋼鐵長城守護着黃河的安寧,標誌着人類已經徹底馴服了黃河,把昔日里勞民傷財的禍水荒灘變成造福人類的金水綠園。

  嘉應觀用規制和莊嚴祭祀表達對英雄和楷模的崇敬
 
  嘉應觀多數的建築都是一層,但在道觀最後邊卻有一座唯一的兩層樓閣式建築---禹王閣,裏面供奉着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治河泰斗——大禹。
 

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中)調研「兩山兩拳」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工作,副市長牛炎平、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陪同
 
  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繼續治理水患,他走遍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勢走向,採用浚通河道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來消除水災。為了治水,大禹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大禹的帶領下,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於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百姓重新返家園,安居樂業。大禹因為治河有功,眾人推舉他為治理天下的君王,最後鑄九鼎而定九州,天下一統。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大禹為了天下萬民福祉,不惜躬親勞苦,櫛風沐雨,同洪水頑強搏鬥,體現出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英雄和楷模被萬眾敬奉和膜拜。
 
  雍正對大禹極為尊重,在二樓用檀香木雕了一座3米多高的大禹坐像,是一件精雕布裹漆塗的精美藝術品,可惜在解放初期遭到破壞,現在是仿作的泥胎塑像。文武百官在恭儀廳正冠、整衣、凈手後,站在樓下對大禹塑像行三跪九叩之禮,通過二樓一個方形藻井,仰望大禹像,不可近觀與褻玩,體現出對大禹的無比崇敬之情。
 
  除了大禹外,嘉應觀在中大殿和東龍王殿、西龍王殿供奉着牛鈕、宋禮、劉天和、賈魯、林則徐等15位彪炳千秋的治河功臣。嘉應觀道台衙署東西河兵房是過去治河官兵休息的場所,現在布展的是清代65位屯守黃河大堤的武官將軍治河場景群雕。
 
  他們有的日思夜寐,上下求索,苦思治黃良策;有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把一生光陰獻給了治黃事業;有的不懼艱險,衝鋒在前,把寶貴生命付諸濤濤洪波。他們是一個時代的英雄楷模,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寄託,每個人到此無不肅然起敬。
 
  中大殿正中之間供奉着一敦塑像,頭戴皇冠,身着龍袍,儼然一位皇帝,其實是嘉應觀第一任道長牛鈕。據記載,牛鈕是康熙弟弟,主動請纓到武陟治理黃河十數載,雍正即位前曾和牛鈕一起治黃。雍正感其治理黃河有功,特封牛鈕為「在野皇帝」,嘉應觀落成後出任第一任主持,雍正賜其道號「潤毓」,意為「黃河之神」,可謂極盡榮耀。
 
  在嘉應觀道台衙署的治河群雕里,可以看到清代名臣、著名書法家、代理河道總督陳鵬年指揮兵民封堵馬營缺口的情景。決口堵住了,一代治水奇才陳鵬年卻因勞累過度病故了。現場軍民圍棺痛哭,聲震十里。
 
  另一組群雕里,可以看到嘉慶年間治河參將盧順和河道總督張文浩在黃沁沙盤圖前共商黃沁河事宜的場景。清嘉慶25年3月,盧順率兵堵武陟馬營決堤口,歷時7個月。後河堤突然開裂坍塌,沖在前面的盧順當場落水,被急流捲走。嘉慶皇帝追封盧順為「武功將軍副將銜」,並於嘉應觀西側建專祠祭祀。
 
  出禹王閣右轉,就是一個富有蘇式建築風格的小園,這裡就是人民勝利渠工程建設指揮部舊址。這裡陳列着新中國首位任水利部部長傅作義以及首任黃委會主任王化雲,蘇聯專家布可夫,清華大學教授張光斗,北京地質學院教授馮景蘭等在這裡的辦公用品和辦公場景。王化雲是新中國第一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在長達40多年的治河工作中,為建立和完善治河思想體系作出巨大貢獻。王化雲做了一輩子水官,為黃河終其一生,成為當代民族楷模。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者,民族之魂國之脊樑,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英雄身上,有着生生不息的紅色基因,有着沉澱而來的紅色記憶,有着新時代奮發而為的創新精神,他們是榜樣,凝聚民眾能量;他們是先鋒,指引前進方向,英雄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信仰支撐。
 
  習近平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禮記》中說:「有功德于氏則祀之;以事勤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因此,我們應該向雍正學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向英雄致敬,向英雄靠齊,用我們的筆桿寫好英雄故事,用我的陣地宣傳好英雄精神,讓英雄精神基因代代相傳,永不磨滅。

  在嘉應觀的建築雕刻和書法楹聯里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嘉應觀山門門首正中,懸掛着「敕建嘉應觀」的匾額,是雍正的口諭聖旨,由他的老師齊蘇勒書寫。這就說明嘉應觀是由朝廷派來御匠,嚴格按照清朝工部頒佈的營造官書《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系列技術規範進行施工,是承襲傳統手法建成的一座「結構純度很高的清朝官式建築」,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是我國古代傳統建築藝術和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磚一瓦全都是古建精華,書法、雕刻、楹聯、碑文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自山門而入,我們可看到嘉應觀的建築是由中軸線對應式造型為主,是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築群落,也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對稱平衡的建設理念的具體體現。左右對應為鐘鼓樓,在道觀寺院之中有晨鐘暮鼓報平安之說,而嘉應觀是因治理黃河而建,所以鐘鼓可同時擊響,代表黃河水情即將來臨,遠招軍民搶險抗洪,有着報警的作用。
 
  前院正中是御碑亭,亭為傘形圓頂六角重檐,禇黃色琉璃瓦覆蓋,形似大清皇冠,莊嚴而富麗堂皇,設計寓意明確,正如亭楹聯所寫:「河漲河落維繫皇冠頂戴,民心泰否關乎大清江山」,就是黃河安危關乎皇上的帽子,關乎大清的江山穩固。亭形與聯意互相補充,賦予碑亭以深刻的含義,教化功能昭然若揭。
 
  亭內矗立嘉應觀的鎮觀之寶---御制大銅碑,是現今我國境內體積最大的銅碑。據冶金專家考證,此碑鐵胎銅面,銅鐵熔點、凝固點大不相同,卻能完好澆鑄粘合,即便用現代技術都不好解決,可見古代鑄造工藝之先進和嫻熟。
 

禹王閣
 
  御碑銘文由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碑文末尾還有雍正皇帝的印鑒。碑文記述了雍正早年治理黃河的經過,並指明修觀目的就是:祭河神,防水患,保社稷,固江山,是反映清代治理黃河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碑文書體端莊嚴謹,恭謹肅穆,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銅碑周邊共精雕24條龍,象徵一年24個節氣。碑座四周底端各浮雕兩條蛟龍,均為龍頭、牛身、獅尾、鷹爪四種動物的身體結構組合而成,當地人稱「四不象」。老百姓認為蛟龍興風作浪是黃河泛濫的禍根,用銅碑將蛟龍壓在碑下,以示治理的決心,所以這些四不象曲身回首,張須瞪眼,大有不甘之心。盤龍和蛟龍均栩栩如生,是金屬浮雕藝術的上乘之作。
 
  「四不象」左眼下方有一個洞,往裡投銅錢,就可聽到叮咚的水聲。原來這碑下有口井,與黃河水通,河漲它也漲,河落它也落,根據水聲大小就可判斷黃河的水情,也一度被人們稱為黃河水位測量儀。這些設計體現了祭祀、觀賞和實用並重的設計理念。
 
  御碑亭後的嚴殿是文武百官祭祀之前等待休息的場所,殿門首「嘉應觀」匾是雍正皇帝所題寫,字蒼勁有力,但中間繁體「應」字「廣」的下方少寫了一個立人旁,這是有意出錯,意欲體現「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的皇權思想,「應」字正上方放着雍正皇帝玉璽,代表皇權至高無上、君臨天下的威儀。匾額周邊鏤空雕刻着七條纏繞交錯的盤龍,隱含天下人齊心協力共同治黃的意想。
 
  自嚴殿步出就是中院中大殿。中大殿是一座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築,非常雄偉大氣。大殿的頂棚檀香木之上彩繪着65幅龍風圖,圖中龍騰鳳舞,姿態各異,是典型的前清滿族藝術風格。近三百年時間裏,這座大殿從未打掃,卻不沾灰塵,不結蛛網,少有飛鳥,65幅龍鳳圖一直色彩艷麗,完整如新,所以中大殿被稱為「無塵殿」。
 
  龍鳳圖下方懸掛着純金打造的「洽德敷仁」匾額,是雍正皇帝於雍正五年閏三月初一第一次率領文武百官到嘉應觀祭祀河神時親筆御書原件,題字的意思是表揚治河功臣把道德仁義像清風細雨一樣鋪散在人間,雍正皇帝也希望皇恩也像清風細雨一樣灑滿大地,被世世代代百姓記取。這四個大字中「敷」字少一點,「德」字少一橫,意即勸諫臣子百姓都要謙虛一點,向地面洒水的時候適可而止,避免泛濫成災。
 
  中大殿之後就是供奉大禹神的禹王閣,一樓大門兩邊有聯:「襄助禹王平水土,佑保黎庶定家都」,以帝王的口氣訓誡在此奉職的治黃官員們要明白自己的的責任和目的,保護所轄黃河沿岸黎民百姓,遠離水患安居樂業。
 
  縱觀整個嘉應布局構想,無不體現了道家的規制和宗義,但是其中供奉的卻是歷史上有成就的儒家。在禹王閣大殿屋脊的正中間,在磚雕的蓮花中間出現有一個「佛」字。古人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千古以來,儒釋道三教並存共處的道場很少。歷史上只有眼界開闊、容納並蓄的少數皇家才能實現一,顯然雍正就是其中的一個。
 
  滿人崇拜佛家,而雍正皇帝則是清朝十三位皇帝中同時對佛、道兩教都非常崇奉的一個,雍正皇帝有兩個法號,佛家曰圓明居士,道家曰破塵居士,雍正要穩固江山,就需要一批儒家為其治理國家,所以也非常重視儒家。雍正認為: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應該發揮三教各自作用為用鞏固國家統一服務。在嘉應觀里有「佛」,正是貼合了道中有佛,佛中有道,佛道一家的儒家經世致用思想。
 

人民勝利渠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舊址一角
 
  其實,不僅是雍正所處的清王朝,中國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要想長治久安,都必須辦好黃河的事。黃河從中華大地流過,既滋潤九州,又頻頻泛濫。要治好黃河,靠一省一地的人力物力是不行的,必須傾全國之力。一旦發生戰亂和分裂,必然導致黃河失修,洪水泛濫,大家一塊兒遭災。所以,不少學者認為,是黃河迫使中華民族團結起來,是黃河要求中華民族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強有力的中央政權。黃河文化從根兒上說就是凝聚文化。

  在嘉應觀領略到人類因為治水而催生的智慧和創造力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同洪水的博弈。大禹父親是鯀,採取圍堵之法,治河九年無果;大禹採取引導之法,十三年終除水患。這說明人類在洪水的博弈中,光靠蠻力是不夠的,需要科學的設計,精準的施工和不斷地創新探索,才能從根本上制服洪水。嘉應觀為紀念治黃功臣而建,我們行走其中,和不同時期的治黃專家交談,就會領略到人類因為治水而催生的智慧和創造力,欣賞到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壯闊畫卷。
 
  歷史上,黃河危害嚴重的時候,往往是在戰亂頻繁、國家分裂的時候;而大規模的治河,都是在全國統一,國家繁榮穩定的時候。如西漢末到東漢初,連年戰亂,堤防失修,導致黃河泛濫,數十州縣遭洪水淹沒。東漢統一之後,黃河問題才得以解決
 
  西漢末年,朝廷徵集治河方案,公元前07年治黃戰略家賈讓應詔上書,提出治理黃河的上、中、下三策。在上書以前,賈讓曾研究了前人的治河歷史,並親至黃河下游東郡一帶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他分析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齊、趙、魏以河為境,缺乏協作和規劃,各自修建石壩將洪水阻挑到黃河對岸,致使汛期洪水在河道內可「左右游波,寬緩而不迫」,造成兩岸堤距日益縮窄,「堤防狹者去水數百步,遠者數里」,排水不暢,泥沙沉積,那時從黎陽堤上北望,「河高出民屋」,形勢十分嚴峻。
 
  三策內容包括,上策主張不與水爭地,針對當時黃河已成懸河的形勢,提出人工改道、避高趨下的方案,雖然會敗壞城郭、田廬、冢墓以萬數,但是可以使「河定民安,千載無患」。中策主張開渠引水,達到分洪、灌溉和發展航運等目的,此方案雖然不能一勞永逸,但可興利除害,能維持數百年。下策就是保守舊堤,年年修補,勞費無窮,是最下策。
 

嘉應觀黃河博物館大門
 
  賈讓治河三策第一次全面地對治理黃河進行了方案論證,較完整地概括了西漢治黃的基本主張和措施;首次明確提出在黃河下游設置滯洪區的思想,首次提出經濟補償和移民安置的概念;提出綜合利用黃河水利資源;分析了黃河堤防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其弊端。治理三策對後世治河產生了重要影響,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遺產之一。
 
  西漢末年社會動亂,賈讓沒有機會實踐這三策。到了東漢,治水專家王景成功使用「治河三策」整治黃河。永平十二年夏,漢明帝發兵夫數十萬人,命王景實施治汴工程。王景親自勘測地形,規劃堤線。從滎陽到千乘海口(今山東利津境內)修築黃河堤防長千餘里。然後整修汴渠,通過汴渠引黃河水通航,溝通黃河、淮河兩大流域。從史料記載看,王景築堤後的黃河,經歷800多年沒有發生大改道,決溢也為數不多,有「王景治河、千載無恙」之說。
 
  還有一位被河南人熟知的治河功臣賈魯,至正十一年,55歲的賈魯出任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指揮十五萬民夫和二萬士兵,開始了黃河治理史上的著名的「賈魯治河」。
 
  面對奔騰咆哮的黃河,賈魯採取疏、浚、塞並舉的方略,宜疏則疏,宜塞則塞,需防則防,需泄則泄,使河槽高不壅,低不瀦(聚水),淤不塞,狂不溢,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堵截山東曹縣黃菱崗大堤決口時,賈魯用27艘大船做一「方舟」裝石,依次下沉,層層築起「石船大堤」。歷時八個月,鑿成河道280多里並築成諸堤,使黃河復歸故道,南流合淮入海,治河大功告成。賈魯回朝,向順帝上《河平圖》。
 
  人們為了紀念他,山東、河南兩條河均名賈魯河,把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定名為賈魯河村,當地人簡稱為賈河。賈魯河發源於新密市,向東北流經鄭州市,經中牟,入開封,過尉氏,後至周口市入沙潁河,最後流入淮河,全長255.8公里。如今,鄭州市投入巨資,對賈魯河進行生態治理,流淌2000多年的賈魯河重新揚起碧波,恢復往日的生機。
 

傳承人現場演奏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泥塤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名聞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個「能人」。嘉應觀建成106年後的1831年,林則徐出任河東道河道總督,負責黃河中下游防汛。林則徐沿黃河兩岸千里巡視,檢查防汛物資儲備,「無一垛不量,無一廳不拆」。查到誰弄虛作假立馬撤職查辦。道光皇帝誇他:「向來河工查料垛,從未有如此認真者!」林則徐被罷免後又被調到開封圍堵黃河缺口,發配新疆後在當地修渠、灌田三萬七千多頃,並推廣了「坎兒井」這項被後人成為「地下萬里長城」的大型水利工程,在當地群眾都把林則徐敬奉為水官。
 
  1951年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水電結構專家張光斗受傅作義的委託,承接了人民勝利渠的布置和結構設計任務。他大膽設計,首次在懸河上破堤取水,並解決了渠道泥沙沉積問題,做成了中國人幾千年想干而不敢幹的大事。
 
  現在的小浪底水利樞紐的沖沙調沙更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治理黃河的傑作。所有這些,都是人類長期探索治理黃河的經驗總匯,也是人類治理黃河智慧的集大成者。
 
  在某種程度上說,黃河與政治息息相關,處理好黃河的事情往往也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武陟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原副主席王小片說,雍正就是把治理黃河的政治智慧運用到極致的人,雍正重視黃河治理是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修嘉應觀卻是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
 
  雍正借建觀之機,封賞治黃有功之人,也藉機宣揚自己的治黃功績,彰顯自己的愛民之心;尊大禹為華夏正統,御祭大禹和河神,藉助神靈進行精神統治;同時分封歷代治河功臣,號召天下臣民向他們學習,為社會發展為地方安寧作出貢獻。
 
  嘉應觀景區管理局黨支部書記翟嵩峰介紹,武陟縣在嘉應觀景區和人民勝利渠整合的基礎上,規划了22平方公里的嘉應觀黃河文化旅遊區,與黃河對岸的邙山黃河風景名勝區進行聯動,共同打造傳承中華文化、展示民族自信的山水家園。
 
  「一座嘉應觀,半部治黃史」,在嘉應觀,一磚一瓦,一花一樹,幾乎你看到的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一個動人的治黃故事;在嘉應觀,幾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邁步,都會與歷史相逢相撞並發出悠長的回聲。來嘉應觀吧,來翻閱中國治黃這本百科全書;來嘉應觀吧,來一次凈化心靈的膜拜之旅!(郭軍勝 劉同偉 劉暢)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