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年來,性侵未成年人、校園欺凌、「校園貸」、虐童、父母監護權變更等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每一名少年兒童都能茁壯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5月29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關於保護未成年司法權益的舉措,並發佈9件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發佈會現場
自1992年省高院設立「少年法庭指導小組」以來,該項工作始終保持高位推進,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配齊配強少年審判專業法官隊伍,廣泛聯合司法機關與社會各界,實現了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全覆蓋。2015年至2019年,全省法院審結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2萬餘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000餘件。通過案件的審理,依法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有效預防了未成年人犯罪。
確保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取得實效
在刑事審判領域,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全省法院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方法。法院委託社會調查員就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經歷、犯罪成因等情況進行調查的社會調查制度。多個法院採用圓桌審判制度,有效減輕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懼、抵觸心理,緩和庭審氣氛,充分體現了司法的人文關懷。建立了「特邀監護人」制度,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組建專業心理諮詢師志願者隊伍,幫助未成年被害人早日走出心理陰影,幫助未成年被告人積極完成改造,重新融入社會。
在民事審判領域,建立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社會觀護制度,將調解貫穿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審判的全過程,力求將調解作為解決案件的基本手段,力爭案結事了,有效化解矛盾,逐步形成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特色審判,補充和完善了少年審判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為主的傳統模式,最大限度、優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司法救助方面,針對部分情況,積極給予救助。2017年至2019年,全省法院共審結司法救助案件1427件,給予救助1331件,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司法救助的開展,極大的保障了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學習,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物質保障。
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省高院着力於建立和完善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2017年至2019年,全省法院做出人身安全保護令98件,呈逐年上升趨勢。反映了婦女兒童反家庭暴力意識不斷增強,人身安全保護令已經成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有效措施。
在「控輟保學」方面,全省法院充分認識到「控輟保學」對於脫貧攻堅、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的重要意義,通過優質高效的審判工作助力「控輟保學」。2019年,雲南法院依法保護適齡兒童受教育權。妥善審理「控輟保學」案件,使1046名輟學兒童重返校園。
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力度
2002年,在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試點開展「未成年人司法分流試點項目」,是我國最早建立的以挽救觸法未成年人、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目標的司法試點項目,已經成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領域頗具代表性的「盤龍模式」。 實行司法分流,將觸法未成年人從正式司法程序中「分流」出去,最大限度地避免對一部分未成年人進行監禁。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2017年5月,未成年人司法項目在全省129個縣市區全面實施。
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
全省各級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少年審判工作從「法庭」走向學校、社區,庭內與庭外互動、審判與預防並舉,積極構建社會綜合治理防範體系。送法進校園形成長效機制。目前,129家基層法院全部派員擔任法制副校長,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治宣傳教育;組織在校師生旁聽庭審,這種生動形象、直觀的法治教育方式,深受學校師生們的歡迎;堅持開展「模擬法庭」活動,指導中、小學生扮演庭審中的各種角色,讓同學們親身感受司法審判,從小樹立法治意識;深入社區、村寨內進行調查研究,對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因素和隱患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法治宣講活動,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幫助家長改進教育方法,強化家庭和社會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意識。
2020年4月,青少年維權法制宣傳。攝影:楊學勤
典型案例:李某華故意傷害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李某華因與紫某某的情感糾紛而心生怨恨,伺機報復。因尋找紫某某未果,遇到紫某某的兒子李某林(6歲),便用事先準備的硫酸澆在被害人李某林頭上,致被害人頭、面部及全身多處嚴重灼傷。經鑒定,被害人的傷情為重傷二級,重度容貌損毀,構成二級傷殘,全身多處體表瘢痕形成,構成八級傷殘。
二、裁判結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華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且作案手段特別殘忍,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嚴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相關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李某華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最高人民法院經複核,依法核准被告人李某華死刑。李某華已於2019年9月20日被執行死刑。(劉楊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