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董文琴代表:將就業擺到「六穩」「六保」之首 高質量脫貧

2020-05-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付彥華 張曉磊 報導:1萬多字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39次提到就業,凸顯了特殊時期經濟社會工作的重心。那麼,如何穩就業,讓脫貧更有底氣?全國人大代表,綏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董文琴對此表示,綏化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城鄉勞動者有沒有活干、能不能就業,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把勞動力輸出和轉移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把貧困戶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短的短板,把困難群體持續穩定增收作為戰勝疫情最弱的弱項,以有力措施和有效對策強穩崗、擴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綏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董文琴 徐旭/攝

  外抓輸出 全力以赴把勞動力送出去
 
  董文琴稱,在疫情期間,綏化市重點解決了本地出不去、外地進不去的問題,取消了很多復工復產不合理限制,糾正了很多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
 
  董文琴續稱,綏化超前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建三江等地區進行勞務對接,變農民自行分散外出為政府有組織規模的輸出。疫情發生以來,綏化共開通專列42列、專車298趟、包機7架,通過包機、專列、直通車等方式,點對點、門對門、一站式輸出農民工84.2萬人,其中包括農村貧困勞動力9812人,並為8003名貧困勞動力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生活費補助473.24萬元。

  內挖潛力 最大限度地創造崗位
 
  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擴大一批。按照「開春即開工」目標,綏化已有135個項目開工,其中31個省百大項目就可提供就業崗位2.1萬個,已經上崗1.2萬人。特別是今年綏化還搶抓大型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的「窗口期」,全力推進綏大高速、經開區鐵路專用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通過擴大有效投資拉動就業。
 
  分級分類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回歸一批。從2月12日開始,綏化就給予了復工復產企業允許提前返回、免費隔離、防疫物資和宿舍等大力支持,並依照相關政策給企業減費降稅,幫助企業紓難解困,儘快復工復產。全市工業企業開工1.23萬戶,其中規上(限額)企業382戶,開工率98.5%,上崗16.06萬人。同時,推動服務業有序恢復,個體工商戶復工15.85萬戶,復工率達到90.5%。
 
  擴大公益崗位穩住一批。支教、輔警、護林員、保潔員等公益崗位的就業總量保持在9000人以上,還把8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退役軍人等未就業人員階段性地充實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以防控促就業。
 
  發展扶貧載體容納一批。綏化市設立32個扶貧車間,家庭農場、種養殖合作社、扶貧基地等92個載體,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1600餘人。

  精準施策 提供全方位全過程服務保障
 
  首先,開展就業大集活動。綏化通過採用線上線下靈活的招聘形式,為復工企業和求職人員搭建一個「信息溝通的橋樑、值得信賴的平台、增加收入的渠道」和「永不落幕」的就業市場,讓大家「想就業趕大集、趕大集能就業」。自「綏化就業大集」公眾號開通以來,在快手、抖音、火山視頻等線上宣傳推廣平台的瀏覽人次已突破50萬次,平台註冊企業372戶,提供崗位7050個,1263人實現了就業。
 
  其次,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綏化廣泛開展了職業技能、就業技能和創業技能培訓,尤其向困難勞動力群體傾斜,並積極落實各項培訓補貼政策。在增加線下培訓活動的同時,還組織開展了阿里巴巴電商培訓、短視頻電商在線直播培訓等形式多樣的線上培訓活動,累計培訓3.5萬人。
 
  再次,落靠用足政策激勵。綏化銀行機構累計為各類企業提供貸款89.87億元、授信132.94億元。市本級為符合條件企業提供擔保貸款2500萬元,下撥政策扶持資金338萬元。竭盡全力為企業減輕用工成本,減免及辦理退稅5759萬元,已返還社保費1592萬元,養老保險預計減免2.19億元。對於貧困人群,綏化毫不放鬆錛住「人均增收千元」目標,只要有能力,就要保證有一個務工就業;只要本人同意,就幫其流轉土地或納入土地託管,保證每戶至少有一到兩個脫貧項目。
 
  數據顯示,目前,綏化市非務農勞動力人口156萬人,其中就業140萬人,佔總數的90%,安置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3.53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360人。
 
  董文琴表示,下一步,綏化將持續將就業擺到「六穩」「六保」之首,不斷開發新崗位、支持新業態、培育新技能,為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讓困難群體持續增收,讓更多的人端穩端牢就業飯碗。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