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12月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傳承記憶行動發佈會」,介紹倖存者後代情況,並舉辦今年第一場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
倖存者後代已成傳承記憶重要力量
紀念館館長張建軍介紹,南京大屠殺已過去82年,許多倖存者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已經很好地接過了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責任,他們經常主動參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的各種紀念活動,有的還應邀前往日本,為南京大屠殺作證。倖存者後代這一特殊群體已經成為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的重要力量。
「我的叔父和兩個舅父都慘遭日軍殺害,我本人也被日軍用刺刀戳傷了右腿。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給我們家庭帶來了支離破碎、妻離子散的不幸災難。」92歲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老人說,自己常把這段慘痛的歷史記憶一遍遍告訴子孫並通過各種活動向大家講述。「現在我很欣慰於有我的後代與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這段歷史記憶的傳承中。希望我們大家都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圓夢中華。」
「作為倖存者的後代,我們不僅要銘記這段苦難的歷史,更有責任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把父輩及家人的悲慘遭遇如實地向大家講述,為南京大屠殺作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的次子葛鳳瑾表示,在紀念館的安排下,他和父親參加了各類座談、交流、集會、宣講等活動。通過聽、學、記、講,促進了民眾和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真正了解。
92歲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老人說,欣慰於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這段歷史記憶的傳承中
倖存者後代家譜錄入檔案
據了解,紀念館與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自今年4月5日啟動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傳承記憶行動」 以來,先後組織了204 人次的倖存者及後代來館參加了各類活動30多場次。自今年8月以來,還開展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信息調查採集」工作。截止11月,共收集了82位倖存者家庭的761位倖存者後代信息登記表及倖存者後代家譜,後又安排工作人員將這些登記表整理錄入成電子檔案。
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會長、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連紅表示,倖存者後代在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過程中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他們與倖存者朝夕相處,對戰爭創傷體驗更有「切膚之痛」,這一特殊身份,在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的過程中,他們的作用不可取代。傳承這段創傷記憶,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從這段人類浩劫中的吸取教訓,積攢和平力量,阻止新的暴行發生。
12月6日至12月12日,援助協會還將組織倖存者後代葛鳳瑾等赴日本大阪、名古屋、靜岡、東京四個城市參加證言集會,向當地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紀念館內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第一場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舉辦
會後,第一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紀念館內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
「爺爺,我們終於找到你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魏少明的孫女魏冬梅在名單牆前邊流淚邊獻上獻花。她介紹,全家多年來有個願望,就是把爺爺魏少明的名字刻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名單牆上,家人經過很長時間的了解和回憶整理,近期把材料報給了紀念館。沒想到紀念館立即進行了走訪和調查,查到了73年前奶奶登記爺爺遇難情況的史料,並在名單牆上找到了爺爺的名字,圓了一家人多年以來的一個心愿。
據紀念館介紹,從12月3日開始至12月7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將在館內遇難者名單牆前連續舉行。所有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可提前與紀念館聯繫後前來弔唁,紀念館將為所有死難者遺屬免費提供香燭和鮮花,並做好現場服務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