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要紅就紅到底 關愛要干就干到樣——雅安市名山區關工委執行主任張昌海
【香港商報網訊】蒙頂山腳下,百里茶鄉,一位老人正接過一面錦旗。贈送錦旗的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陽鎮中瓦村學生鄭術毅的父母,一家人眼含熱淚,不住地向老人鞠躬,「感謝張爺爺,是張爺爺和各位好心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是一個被病痛壓垮的貧困家庭,是這位老人動員群眾,發動社會力量,在街道、場鎮設立募捐點,帶頭捐款,籌集齐孩子進行骨髓移植的30萬元手術費,孩子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這位老人,就是雅安市名山區關工委執行主任張昌海。
勇於擔當 初心不改踐使命
2002年,張昌海退休。本想退休後在家孝順老母親,含飴弄孫的他,因時任縣委書記的一句話,「老張啊,現在關心下一代工作需要人,就請你來帶個頭吧!」張昌海二話沒說,披掛上陣,再次上崗。
萬事開頭難,但執著於一個目標,就可以創造奇蹟。
張昌海一上任,排除一切干擾,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白天調研、宣講,晚上回到家,挑燈夜戰整理資料。不會使用電腦,就用手寫,小本子記事、大本子記文,多年來,張昌海累計手寫了20多萬字的宣講材料。
剛接手關工委工作,面臨著人員嚴重不足,關工工作力量薄弱等問題,工作誰來做?從教育戰線退下來的席汝梅原是蒙陽鎮實驗小學的校長,張昌海主動上門動員,以「三顧茅廬」的誠心,邀請他加入到關愛隊伍中來。席校長被他的熱情和無私奉獻所感動,又重拾起青少年教育工作。
青少年的成長需要社會的支持和關心。為了壯大關愛隊伍,張昌海動員着身邊的一切力量,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專家都是他爭取的對象。這位熱心助人,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的老人,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身體里還打着鐵釘,裝着夾板。張昌海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越來越多的熱心五老加入進來。到2016年底,名山區已組建起區、鄉、村、社四級聯動機構,學校、機關企業、政法各系統等331個關工委組織,1264個關工小組。此外還探索建立了2個社團組織和1個居民小區關工委、38個院壩輔導組,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基層關工組織、並明確了各級關工委工作任務、工作目標,兩萬餘名五老人員在關愛下一代工作中發揮着餘熱。在他的帶領下,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不斷上檔升級,在鄉、鎮、村、社區、學校、機關、企業開展「六好」關工委,在村民小組開展「三好」關工組和院壩輔導組,創建率達到93.3%。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的關心下一代工作組織機構和常態工作機制。
立德樹人 晚霞點亮一盞燈
怎麼做?張昌海努力思考着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方法。《名山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宣傳手冊》,對關愛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收集整理;《名山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文集》,彙集了創建六好基層關工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和建議;《名山區關心下一代工作資料彙編》,則對暑期教育的經驗做法等進行收錄彙編,為基層開展工作提供政策、經驗依據。
學什麼?「立德樹人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展暑期青少年主題教育,為孩子們未來的人生點亮一盞燈。」2006年,張昌海在茅河鄉展開試點,以「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開展青少年暑期校外輔導。「專家的講解,讓孩子們受益匪淺!」茅河鄉退休幹部蒲永鴻至今仍記得,「現場來了近200個學生,場地座無虛席,不少家長也跟着來聽。」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被家長們親切的稱為「陪太子讀書」。
十四年來,張昌海及關工委一班人每年專題研究暑期校外輔導工作,提出「一年一個主題」,利用節假日、寒暑假在各中小學、鄉鎮、村、社區、單位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孝道感恩教育,受益學生超過3.5萬餘人,家長超過1.1萬餘人,跑遍了每一個村落、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社區,連續四年實現暑期教育到村100%。
讓晚霞點亮希望,用奉獻托起朝陽正是張昌海和五老夥伴們的初心。「我是一個老黨員,為黨做點事,我的身體還能勝任。」每天清晨,張昌海總是第一個走進辦公室。
幫弱助困 無疆大愛撐起一片藍天
張昌海還一直關注着困難學生,對貧困戶家庭子女教育尤為上心。帶領離退休幹部、關工委一班人開展「幫弱助困」,結對幫助貧困戶家庭的「五失」青少年,為貧困學生爭取到助學幫扶資金40萬餘元,發放給全區100多名18周歲以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全區75名貧困家庭兒童爭取到一次性資助和助學幫扶。整合涉老組織的黨員,成立離退休幹部志願服務隊黨支部,主動結對聯繫貧困村,幫助規劃產業目標、解決工作難題、提出發展建議,帶領第一書記外出學習考察,引進特色產業技術種植,許多農村青年成了致富能手。
最美不過夕陽紅。無限的忠誠,執著的堅守,張昌海已過古稀之年,但他把夕陽的餘暉,傾灑在了名山的茶鄉山水之間,燦爛了青少年的張張笑臉。(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