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周芷行 報導:「湘西是退耕還林20年以來,湖南省生態系統變化最大的地方,如今的湘西山巒疊翠、綠樹成蔭,山清水秀的湘西有着如沈從文筆下翠翠般純凈和優美。全世界的人來到湘西後都會被她如水晶般的美麗所吸引。」湖南省林業局局長鬍長清23日在湖南省退耕還林20周年建設成就的新聞發佈會上,以湘西為典範,向全世界推介湖南省生態修復的成就。
石漠化的荒山穿上了「綠裝」攝影 周芷行
是次湖南退耕還林20周年建設成就新聞發佈會在湘西矮寨舉行,胡長清在發佈會上介紹,20年前的湘西因為貧困,付出了沉重的生態代價,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修復湘西脆弱的生態,20年來,湘西自治州退耕還林工程總造林面積420.2萬畝,工程覆蓋114個鄉鎮1798個行政村,39.8萬農戶162萬人,國家累計下達湘西自治州退耕還林項目資金59.4億元,如今的湘西山青了、水秀了、民富了。為了讓記者實地感受以湘西為典範的湖南省退耕還林20年的成就,所以選擇在湘西矮寨舉行發佈會。
蔥蘢再現夢已圓 攝影 田儒祥
據湘西州州長龍曉華介紹,自2001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湘西州作為主戰場,全州森林面積由1152萬畝增加到1633萬畝,人均森林面積5.4畝,森林蓄積量由2122.3萬立方米增加到4643萬立方米,人均15.47立方米。全州森林覆蓋率由退耕還林前的56.86%增加到70.24%。這些指標在全省全國都是很高的,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北延安、南湘西」的南方代表,共同成為中國南北兩個綠色發展的典範城市。
湖南省退耕還林20周年建設成就新聞發佈會在群山環繞的矮寨山谷舉行
湘西州退耕還林後的成為綠色海洋,為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基石。形成了「林葯、林果、林茶、林蓄、林旅」等多種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129.2億元,去年實現旅遊收入441億元,人均1.47萬元。綠色產業已成為湘西州脫貧攻堅的綠色產業。
湖田濕地即將成為下一個生態修復的主戰場 攝影 田儒祥
退耕還林是最大的生態修復工程,據了解,下一步湖南將結合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在陡坡耕地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污染耕地、嚴重石漠化耕地、易地扶貧搬遷騰退耕地以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耕地等耕地範圍內力爭突破,以擴大湖南省退耕還林規模,加大生態修復工程的力度。
胡長清介紹道,退耕還林有盡頭,生態修復保護沒有盡頭,下一階段的退耕還林將要鞏固、提升前期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將整個退耕還林工程區的森林資源納入到提質的範圍,將森林調優,整個生態系統的功能要增強,讓綠了的更美,濕地的質量進一步提升,並將生態修復的主戰場從大山上轉移到湖區、濕地,從而提升人居環境,要讓生態建設提升到新的平台,再過20年,湖南山水一定更美、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