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桑田」布局圖
【香港商報網訊】近年來,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將「山灣農莊」打造和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和着力點,突出「一帶」「兩河」「四片」三大空間布局,放活「人、地、錢」三大要素,集中各級力量,重點突破,實現「小農戶」率先振興。
2018年3月,遊仙區委鄉村振興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按照「尊重原住民,維繫原生態,保護原村落,留住原鄉愁」的原則,圍繞「五子登科」發展路徑,探索打造「一灣人家,依山傍水,十里花果香;百年老宅,男耕女織,千秋萬代傳」的「山灣農莊」工作目標要求。區委書記江彬在會上指出:「以建設『山灣農莊』為微切口,是全面實現遊仙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鐵爐村「山灣農莊」 攝影張寶杉
據介紹,「山灣農莊」是指分佈在淺丘地區,原住民依山傍水而居,院落錯落有致,宅院、耕地、林地等與周邊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天然的、相對獨立的「山灣」空間區域。它是一種集生產、生活、景觀於一體的複合型居住模式,既是一個鄉村聚落單元,也是一個相對封閉和獨立的自然空間,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複合生態系統。「山灣農莊」呈現出的是「山上植被蔥鬱,環境優美,林果飄香。山下平壩鋪展、村居錯落,良田百畝,田園旖旎,產業興旺、風光秀美」的美麗鄉村、幸福家園景象。
一個「山灣農莊」主要由宅院、林地、耕地構成,可以是幾戶農戶、幾十戶農戶、上百戶農戶組成,可以包含是一個山包、也可以是幾個連綿起伏小山脈,一個山灣通常為某一姓氏(宗族)聚居單元。一個山灣農莊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的有機統一體,是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建設模式的典型展現。
陳家大院 攝影張寶杉
據了解,遊仙區「山灣農莊」的建設是依託於典型的淺丘地貌,針對淺丘地區大多具有相似的居住形式和形態特徵,將「山灣」作為鄉村振興的基本單元,每年將建設一批「山灣農莊」,以點帶面推動遊仙全域鄉村振興。2018年,重點沿綿梓路產業帶、鄉村旅遊環線、芙蓉溪、魏城河流域區域所在鄉鎮率先示範,按照「產業帶動、生態康養、種養循環、休閑觀光」等四大類別,突出「一灣一業、一灣一品、一灣一特色、一灣一風貌」,形成「花果桑糧菜、牧漁文葯養」等為主要元素的十大體系,打造區級特色示範山灣農莊10個。其中,全力整合資金、項目、資源重點打造了不同類型的示範山灣農莊4個,一是以雲鳳鎮川仙漁村為代表的「產業帶動型」山灣農莊,結合省級「美麗漁村」建設,壯大優勢特色漁業產業,提升漁產品品質,培育品牌,做實「一灣一業」、夯實「一灣一品」;二是以忠興鎮萬鴻頤養院為代表的「生態康養型」山灣農莊,重點借力萬鴻現有資源,尊重當地村民意願,結合庭院經濟發展,逐步提升改造周邊農房,不斷滿足民宿康養條件,同時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豐富文體活動等,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來康養休閑;三是以徐家鎮鶴林綠洲為代表的「休閑觀光型」山灣農莊,主要是優化和提升接待、餐飲、遊樂、交通設施,創新思維、做出特色、豐富業態、挖掘文化,發展創意農業和融合產業,重點打造利用好荷文化和森林康養產業等;四是以柏林鎮洛水家園為代表的「種養循環型」山灣農莊,充分利用洛水葡萄園品質提升、美麗新村提升、庭院經濟發展,繼續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研究和推廣綜合利用技術和「家庭微循環」的循環模式,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強化合作經營提高農產品品質。計劃2020年前,遊仙區將推進50個示範点,2022年初步實現「山灣農莊」覆蓋全區所有村。(張麗 張寶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