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呂斯達 報導:3月5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落下帷幕。四天內,兩岸共有40.32萬人次參與這場文創盛會,其中,主展館客流量達18.28萬人次。
文化科技融合成亮點
對台交流與合作是海峽兩岸文博會的「金字招牌」。今年,它首次設立台灣生活館,集合法藍瓷、舊振南、京盛宇等台灣文創品牌,424家台灣企業、926個台商展位集中展示台灣本土工藝的傳承與創新,是參展台灣機構數量最多、比例最高的大陸地區文博會。現場還舉辦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回顧展」,圖文並茂地回望了近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成果。
藉助「文化+科技」的發展趨勢,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藉助技術手段,「搬來」北京故宮的養心殿、敦煌的莫高窟,還齊聚二更、今日頭條、中國短視頻基地等影視名企及平台參展。現場還舉辦了「圍棋與人工智能邀請賽」,實現千位棋手與100台人工智能圍棋平台對弈交鋒。
促進兩岸文化產業交流
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綜合實力第一名」的中國工藝集團,攜多家子公司和海峽兩岸30多家合作品牌組成「航母艦隊」,在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整體亮相。由它參與舉辦的台商招商推薦會吸引了近百家台灣客商簽約並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促成文化項目,尤其是兩岸合作項目的簽約落地,是海峽兩岸文博會的重要內容。今年,海峽兩岸文博會還引入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產業專案服務平台第十一期文化產業精品專案交流對接會,集合創意設計、動漫、工藝藝術、博物館、主題公園、文旅小鎮等精品文旅項目,推動兩岸在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