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作政府工作报告
【香港商報網訊】记者 黄凤鸣 報導:千亩花海盛开正旺、一村一景、大美村落,进光明就是进景区;光明科学城已开工建设,8平方公里的光明中心区、11平方公里的华侨城光明小镇、15平方公里的凤凰城呼之欲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布局进驻……
1月25日,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出了一个“不一样出彩的”光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宏伟蓝图的实现近在眼前。
重点项目提速,建设一流配套
2018年,光明的重大项目强力开局、全速推进。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1.8平方公里启动区土地整备如火如荼,首批大科学装置动工建设,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迈出了坚实一步。光明中心区法定图则基本稳定,围绕中央公园布局重大公共设施的思路逐渐清晰,中心区内“两横两纵”交通路网已经明确。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建筑已开始地面以上施工,将迎接首批师生到来。光明小镇3600亩基本农田在短时间内厘清复杂权属、平衡各方利益,统一设计开发、统一运营管理,千亩花海盛开正旺,迳口田园综合体规划、建筑物确权基本完成。华星光电T6正式投产、T7正式开工,两大项目投资总额接近9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光明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技术最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之一。政府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全年政府投资项目612个,区级政府投资支出61亿元,资金规模超“十二五”期间总和。
同时,凤凰城片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在全市重点片区位居第一。马拉松山湖绿道一期建成。光明云谷、智慧公园等配套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茅洲河生态休闲文化带、松白路转型提升带建设步伐加快。
此外,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已明确布局到光明;8平方公里的光明中心区、11平方公里的华侨城光明小镇、15平方公里的凤凰城,将完全按照城市核心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为光明区整体城市风貌带来重大深远变化;地铁13号线北延和6号线支线南延段,已提前纳入深圳轨道交通四期规划,未来光明城站将汇聚包括两条高铁、一条城际和三条地铁在内的六条轨道交通线路,成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
一流的重大项目规划,少不了一流的配套设施。光明启动了北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明云谷一期建设步伐,布局多功能厅、国际会议中心、精品酒店等设施。加快科学城智慧公园、中山大学附属中小学、中山大学人才保障房等项目建设,为科学城提供优质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吸引一流科学家和各类人才到光明工作生活。启动科学城片区大美特色村落建设,对光侨路沿线、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周边城中村进行美化提升,改善片区整体形象。
一村一策一景、大美特色村落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光明以知名特色小镇为目标,打造“不一样出彩的”独特风情。光明小镇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明确发开时序、加快建设进度,一年内见到初步成效。推动国家现代农业庄园项目春节前建成对外营业,打造“欢乐田园”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加快迳口村整体改造步伐,对4万平方米迳口旧民居、近百户老旧住宅进行整体统一设计改造、统一经营管理,保留红沙瓦、青砖墙,完善水、电等生活配套设施,传承农耕记忆、侨民文化,推动迳口新村年内建成对外开放。
“一村一策、一村一景”,光明坚持全域景区理念,因地制宜、用活资源,着力提升城区面貌,让光明更干净、更有序、更宜居。 “大美村落”正在被当作试点来打造,每个街道建设一个示范村,抓住机制设计、管理运作和利益平衡等关键,从管长远、管根本的层面进行系统谋划考虑,谋定后动。充分发挥光明特色和生态优势,保留传统建筑、地方习俗,凸显光明特色。对已经完成改造的城中村进行软环境提升,对还未改造的城中村进行设计优化,逐步将光明的城中村打造为大美特色村落。
“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光明积极落实市政府打造茅洲河“碧道”战略部署,对茅洲河“河道+产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设计,逐步实现茅洲河流域的综合性再造。同时,加快推进玉田河等“一河一景”工程,打造公明核心区“清水廊道”和文化休闲产业带。
2019年,光明新建、续建公园不少于60个,可想而知,“公园之区”的加速建设,将为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职能部门积极推动印象光明、文化公园等一批公园开工建设,依托治水工程,建设一批滨水湿地公园,组织各街道、各社区利用强基惠民、城中村综合治理,见缝插绿,建设一批街心花园和社区公园。目前,“公园之区”建设初见成效。已新建公园28个、改造提升23个,全区公园总数达到150个,新增公园绿地51.6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