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首屆全球生物識別大會在深圳開幕

2018-10-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蘇偉 報導: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在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全國安防標委會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應用分技術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生物識別科技創新產業聯盟、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首屆全球生物識別大會10月19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大會主題為“智能時代生物識別新機遇”,目的是打造世界頂尖生物識別技術合作交流平臺,推動生物識別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Anil K.Jain安德建,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巡視員張忠孝、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于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牟克雄、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原副局長陶軍生、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長牛晉、公安部治安局原副巡視員溫忠民、深圳市福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深圳市安全防范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楊金才,中國生物識別科技創新產業聯盟理事長車全宏 ,全國安防標委會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應用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侯鴻川,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海歸協會會長楊鵬,以及美國、韓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埃及、印度、印尼、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物識別、安防行業、無人機、人工智能機器人協會負責人,多所知名大學教授、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公安、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應急救援、城市管理的用戶代表800余人出席大會。
 
  生物識別技術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本屆大會集聚了全球生物識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圍繞生物識別的前沿技術、產業應用趨勢、人工智能發展和熱點問題發表演講及高端對話,打造世界頂尖生物識別合作交流平臺。大會由開幕式、院士專題、若干主題論壇、高端對話、發表大會宣言、大會盛典、創新產品評選以及一系列生物識別技術應用體驗和展示組成。大會上,全球三十多位知名生物識別專家探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軍民各個領域的智能化應用。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Anil K.Jain 教授、英國薩里大學Josef Kittler FREng  教授、印尼泗水理工大學多媒體電信學院院長Endroyono教授、沙特國家電信系統和指揮與控制技術中心主任Amr Alasaad、泰國農業大學工程學院Vutipong副教授、埃及亞歷山大大學電氣工程系Mohamed R.M. Rizk教授、德國達姆施塔特應用科學大學博士后Marta Gomez-Barrero及全國安防標委會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應用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侯鴻川、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孫哲南等專家,中控智慧副總裁毛巨勇、李治農、馬文濤,光啟研究院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季春霖,曠視科技有限公司Face++副總裁陳雪松、云天勵飛副總裁李愛軍、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趙志偉、騰訊云AI平臺&物聯網數據總經理張文杰、金雅拓總監朱志興等知名生物識別、人工智能企業負責人,站在行業高度對人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現狀與趨勢、虹膜識別技術、多模態人體識別與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深度學習與感知及大規模動態人像識別的應用與挑戰,生物識別技術在非洲、中東的應用,以及智能芯片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等進行了精彩論述。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早年運用于法庭科學的司法鑒定,多是對靜態圖像(指紋、人臉形)的事后采集和識別;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特別是9.11事件之后,由于國際反恐斗爭的需要,對靜態、動態圖像的事前事后采集和實時鑒別,已成為防范安全風險的主要技術手段。隨著高清監控應用的普及,人臉識別技術在鑒別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方面的應用對打擊犯罪和恐怖活動有著重要意義。人臉識別系統能借助高清攝像機在不被人察覺的情況下,從人群中提取出人的臉部信息,在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應用較多,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應用技術而引起廣泛關注。
 
  料市場后年達250億美元
 
  生物識別技術包含對人臉、指紋、虹膜、聲紋、靜脈等各種人體生物特征的識別。雖然這些識別技術在準確率上有所差異,但都已遠遠高于人類肉眼識別97.52%的水平,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精度及安全性已達到金融交易的級別。
 
  生物識別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結合是技術發展趨勢,隨著應用場景的擴大,人們認知意識的提升,使得生物識別未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中國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已經走在全球前沿,構建了世界上最大人臉識別系統,可在3秒內識別13億人中的任何一人。
 
  現代信息社會對精準識別的需求,呼喚更加不可替代的生物體特征,曾在各種大片中出現的生物識別技術近年正逐漸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指紋打卡、智能手機的虹膜識別、銀行開戶取款等。有數據顯示,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的規模到2020年達到250億美元。
 
  生物特征識別被評為“21 世紀十大高科技之一。比爾·蓋茨曾這樣斷言:生物識別技術,即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例如指紋、虹膜等來識別個人的身份,將成為未來幾年 IT 產業的重要革新。生物識別技術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金融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正全面展開,將改變在機器人、智能卡、移動端設備、可穿戴設備、嵌入式芯片以及其他“智能”物品上的使用方式,這些變化將大力推動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市場不斷發展。
 
 
  大會發表深圳宣言
 
  在2018首屆全球生物識別大會上,30多位全球生物識別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人臉、指紋、虹膜、聲紋、靜脈等各種人體生物特征的識別,33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近千人共同探討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在軍民各個領域的智能化應用。特別是生物識別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結合的技術發展趨勢,隨著應用場景的擴大、人們認知意識的提升,使得生物識別未來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為此,由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埃及、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物識別專業人士及同業代表自愿聯合發起,本著“誠信平等,合作共贏”的理念,在大會上共同發表“深圳宣言”。
 
  “深圳宣言”的主要內容包括團結合作,平等競爭,建立全球生物識別市場新秩序;誠信友善,合作創新,推動全球生物識別產業健康發展;加強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實現生物識別企業共同發展;轉變觀念,創新服務,努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質;開展戰略合作,實現生物識別廠商、消費者和社會利益的共贏。進一步凝聚共識,將生物識別技術上升到是智能產業發展的新動力,是國家及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新高度,共同推動生物識別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頒發首屆貢獻獎及創新獎
 
  為表彰對全球生物識別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大會組委會組織評選了“首屆全球生物識別貢獻獎”。本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候選人包括各國生物識別行業協會會長、公司總裁、技術專家及相關人士。評選委員會關注企業可持續發展,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和嚴格的審核標準,使調查和審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權威性。所評選出的“全球生物識別貢獻獎”個人或者企業,評委會從技術創新、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企業影響力、品牌知名度、個人魅力、產品市場占有率及對全球生物識別技術發展進步貢獻等八個方面進行調查訪問,綜合考量,最終確定 “全球生物識別貢獻獎”名單。因而,這一獎項具有相當權威性。
 
  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成員、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杰出教授Anil K. Jain,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孫哲南,Silk ID Systems Inc. CEO  Ken Brownlee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治農,
 
  PSD公司創始人 Fernando Ducay 等五人獲得首屆全球生物識別貢獻獎。
 
  同時,大會還評選了創新產品獎。50多家企業共申報了63個產品參評,最終商湯科技等17家企業申報的17款產品獲獎,這是對參評生物識別產品技術創新的高度認可。
 
  全球生物識別大會在深圳舉辦,不僅為深圳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為推動全球生物識別技術與人工智能產業的進步與發展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和示范效應。
 
 
  首屆全球生物識別貢獻獎
 
  1、Anil K. Jain 美國國家工程科學院成員、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杰出教授
 
  2、孫哲南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3、Ken Brownlee   Silk ID Systems Inc. CEO
 
  4、李治農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5、Fernando Ducay   PSD公司創始人
 
  全球生物識別大會創新產品獎
 
  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身份驗證一體機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臉智能終端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慧眼感知信息屏
 
  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虹膜人臉識別儀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虹膜鎖
 
  廈門瑞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USB人臉抓拍相機
 
  深圳市威富視界有限公司  人證識別一體機
 
  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Uface閘機伴侶
 
  金雅拓(北京)智能卡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軟件保護與授權
 
  廈門中控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
 
  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語音控制調度系統
 
  浙江中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
 
  廣東天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人臉識別終端
 
  深圳脈迪科技有限公司   微薄型指靜脈識別模塊
 
  深圳市漢德霍爾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終端
 
  深圳市旭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智能訪客終端
 
  Silk ID Systems    指紋識別儀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