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上海 > 商报专稿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创周十月亮相

2018-09-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宋健 报道: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已走入第七个年头。七年来,“扶青计划”秉承“聚青年之创意才智,扬华夏之原创力量”的宗旨,打造了一条从创作到交易、演出的完整产业链。
 
  据悉,本届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将于10月21日-27日举行。七天内将有6部委约作品、30余部邀约作品上演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沪上艺术聚集地,青创周还将推出众多大师讲座、工作坊、电竞日、涂鸦艺术等活动。
 
  原创舞台延伸  名师倾力指导
 
  “扶青计划”作为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始终致力于扶持有传统继承、有观念探索、有艺术创新、有理想追求的青年艺术家。前六年共有59部委约原创作品,从“扶青”平台走向国际舞台。
 
  据了解,本届“扶青计划”委约作品征集共收到来自中、德、英、美、韩5个国家近100份作品申报,通过层层遴选,7位青年艺术家的6部作品入选“扶青计划”委约项目。
 
  6部原创作品涵盖了戏剧、戏曲、歌剧、舞蹈、策展影像等多种体裁。其中,有对西方经典歌剧形式的大胆创新,有用京剧改编国外文学名著的独具匠心,有对传统戏曲的创造性发展,有对原生态艺术样式和人群的细致关注,也有以身体作为媒介、把镜头对准奔走在大都市内的个体……这些青年艺术家是深耕专业领域的探索者,也是关注现实、深省自我的先锋者,他们致力原创,将不同的艺术语汇实验交融;他们立足舞台,却不止舞台,将艺术延伸至影像展览等更广泛的艺术空间。
 
  为了更好地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与创作, “扶青计划”特邀各界名家如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黄豆豆,著名编剧喻荣军,知名媒体人孙孟晋等为六部作品悉心把脉,倾心助力青年艺术家们成长,为作品的呈现“添砖加瓦”。
 
  聚焦现实思辨  折射内心关照
 
  今年的委约作品中,两部具备现实思辨、探索现代人内心的作品受到评审专家的青睐。陈凤华的《处女作》以艺术展览为载体,主创着眼于偏远山区的老人们,通过与他们一同生活,以及跋山涉水的采访,走近老人们的精神世界,鼓励他们拿起画笔,这也很有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作品。这是老人们的处女作,也堪称陈凤华的“情怀之作”,作品突破性地以策展结合影像进行展现,成为“扶青计划”七年来首部入选的策展作品;青年编舞杜彦昊创作的现代舞《微缩空间》则把镜头对准上海这个多元化大都市内的个体,城市空间在作品中被等比微缩,让观众通过构建的模型与装置,领悟在有限的空间里,人类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以及个体与空间的对抗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扶青计划”更是与国际的艺术界、专业界良好互动,不断地展示和推广自己,是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
 
  跨界阐述非遗  致敬经典名著
 
  立足传统艺术进行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扶青计划”的亮点,今年也不乏以独特视角予以传统艺术与经典名著重新解构和阐释的青年艺术家作品。
 
  京剧独角戏《老人与海》和实验歌剧《皮》则纷纷改编自经典名著,另类跨界。主创马笑用京剧独角戏改编海明威的经典著作《老人与海》,让这则经典西方故事的东方演绎,及京剧净角刘大可的加盟出演,产生了独特的观赏期待;实验歌剧《皮》改编自蒲松龄的《画皮》,主创王峙儒将“肢体歌剧”理念融入其中,从当代视角诠释蒲松龄奇异故事背后对现实的拷问和对人性的哲思。
 
  来自云南的舞者金花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云南籍演员杨韫嶷,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年轻的视角表达文化的传承。实验戏剧·白族大本曲《鸳鸯履》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结合起来的创新剧目,借由“穿错鞋”的阴差阳错来探究婚姻的真谛;现代舞《霸王鞭》的灵感来源于白族传统“鞭舞”,主创金花以传统的舞蹈与当代舞蹈相融合,知名舞蹈制作人法鲁克·乔德里、英国作曲家乔安娜·克拉拉等多国创作团队的联手,则彰显了作品的国际元素和高水准制作。
 
 
  高清戏剧电影  首登青创舞台
 
  除了“扶青计划”的委约作品,在7天的青年艺术创想周中,三十余部来自世界各地的邀约作品则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性。这些作品中,既有在2017年阿德莱德艺术节上颇受青睐的跨界音乐作品《茧》,也有2018年在爱丁堡艺穗节独放异彩的视觉戏剧《一封信》;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制作的戏剧《俄狄浦斯》,则利用真实和想象结合的蒙太奇,形成电影般的视觉表达,其富有诗意的悲剧性细节处理尤其令人惊艳;来自中国香港的作品《武·狮舞》则将现代舞融入传统狮舞中,将在上海完成他们的首演。
 
  近年来,英国国家剧院“国家剧院现场”(简称NTLive)项目通过对演出进行高清拍摄与转播,让全球观众得以领略英国戏剧的风采。此次,风靡全球的NTLive项目首次登陆青创周,带来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三部剧目影片。其中包括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领衔主演的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被《泰晤士报》称为“非凡的戏剧成功之作”的《耶尔玛》,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荒诞派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编剧,由“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担纲主演的《无人之境》。
入选”扶青计划“的青年艺术家代表获得证书。
 
  创新文教结合  中外名家开讲
 
  自2013年创办“青年艺术创想周”开始,艺术节每年携手上海戏剧学院,以“开门办节、开门办学、文教结合、打造品牌”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艺术启迪,拓宽艺术视野。
 
  今年,为了吸引沪上乃至周边的更多年轻戏剧爱好者、艺术爱好者走进创想周,上戏校园内匠心独具地利用不同的场所,力求打造更多元青春的艺术聚集地。无论是以创想周为主题环境布置的咖啡馆,还是为年轻艺术爱好者度身打造的“电竞日”,亦或是广场戏剧《王的名义》、环境戏剧《灵魂有香气的女人》、草坪上的《旅途》等舞蹈,都将呈现青年艺术创想周之无处不在的独特艺术氛围。
 
  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作品展、中央戏剧学院话剧《鸟人》、中国戏曲学院小剧场昆剧《华狐》、四川音乐学院话剧《孟婆》、云南艺术学院肢体剧《短打聊斋》等均是文教结合的典范。由田沁鑫、林怀民、卞留念、叶伟民,以及爱丁堡节庆总监、澳大利亚珀斯艺术节节目总监、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院长、斯坦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意大利文化领事等国内外艺术大师及名家带来的一系列讲座,也将让观众足不出“沪”,便能零距离感悟国内外最新艺术理念。
 

  据称,“扶青计划”创办以来,无论是委约作品持续不断地“走出去”,还是日趋国际化的邀约作品“走进来”,这一品牌七年来已形成“良性循坏”,在建设“文化码头”的同时,通过激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打造具有艺术节自身特点的 “孵化平台”与“创新源头”。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