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山西 > 本地新聞

相約翼城 感受“舜耕歷山”的風韻

2018-08-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蘭 王利萍報道:8月10日,記者在臨汾市舉行的“大美歷山·休閑翼城”文化旅游主題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因“舜耕歷山”而遠近聞名的翼城縣,將于8月20日至26日,在歷山腳下的西閻鎮為廣大旅游愛好者送上包括本報承辦的“著名作家看歷山”活動在內的九道文化旅游大餐,盛邀全國乃至全世界熱愛 旅游的朋友前來翼城,一起感受歷山的清涼世界、自然美景、康養福地和古風古韻。

  本次活動是2018年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翼城精心打造了“大美歷山”攝影大賽、野外帐篷休閑活動、非遺節目和民俗表演、翼城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展銷、翼城特色小吃展銷、舜王谷徒步涉水越野、著名作家看歷山采風和全域旅游項目招商推介等9道文化旅游大餐。

  歷山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條山脈東段,有華北“綠肺”之稱,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翼城縣西閻鎮地處歷山風景旅游區,總面積242平方公里,境內峰巒疊翠,奇峰高聳,峽谷清幽,林密草豐,保存有大量珍稀動植物,享有“華北生物資源寶庫”的美稱。歷山主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坪闊260余公頃,草坪周圍崇山峻岭,樹木茂盛,是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亞高山草甸,也是華北和黃河中下游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這里負氧離子含量極高,具備開發“天然氧吧”的充分條件。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編制了中國最早的歷法——《七十二候歷》,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

翼城縣委書記楊春權

  近年來,翼城縣以當地豐富的自然歷史文化資源為依托,大打全域旅游牌,堅持把發展文化旅游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高標准編制完成了《全域旅游發展規划》,制定了“一首兩翼四支撐,三個線路八循環”的全域旅游總體思路和戰略布局,即以歷山為龍頭,以城內古城和大河口考古遺址公園為“兩翼”,以綿山、翔山、河上公德山和佛爺山為支撐;以東向晉城、西向臨汾、南向運城“三個線路”與周邊旅游景區對接,以八條循環旅游公路串連縣內各個景點。投資2.5億元,實施了舜王坪旅游路和南梁故城遺址旅游路建設工程,紮實推進河上功德山、城內古城、歷山、佛爺山、古綿山景區建設。以“2+10”全域旅游模式,今年上半年成功舉辦了“翔灤古會”,短短12天時間,接待游客數量40多萬人,直接經濟收益4000多萬元。特別是與山西衛視聯合舉辦了“花滿翼城”大型戲曲演唱會,來自全國11個劇種的13位梅花獎得主精彩亮相,取得了轟動性效應,打造了將傳統廟會與電視傳媒融合、具有獨特文化屬性的旅游品牌,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歷山風光

  在“翔灤古會”的示范带動下,翼城縣各鄉鎮先後舉辦了棄里後稷農耕文化旅游活動、里砦北續桃花音樂活動、閆村游學體驗活動、唐興城內古城文化旅游活動、古綿山“德孝”文化旅游活動、澆底生態保護區連翹賞花活動、南唐櫻桃文化旅游活動、隆化史伯文化旅游美食活動、佛爺山廟會、橋上劉累故里在翼城暨中華龍文化溯源研討活動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全縣文化旅游呈現出“鄉鄉有節慶、月月有活動”的喜人態勢,全域旅游“共建共享”理念獲得了人民群眾高度認同。

  歷山腳下的西閻鎮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活力迸發的小鎮。全鎮共有各種自然、人文景觀100余處。以歷山為龍頭,囊括了主峰舜王坪、原始森林、斬龍台、妃子林、奶泉、南天門、舜王廟、野生植物園。高山峽谷——熒庭舜王谷,處處留有大舜生活的遺跡,舜王床、舜王台、舜王池、萬年瀑布潭、一線天、七星潭、古代棧道遺址等,是大舜農閑休憩養身之所。另外還有大河村珍珠帘瀑布、彩石灘、黑白龍潭,興石村泉頭瓜子寨獨具特色的山水景觀。

  西閻鎮還是一座文化小鎮、康養小鎮。有全國唯一一座供奉堯舜禹湯的國保單位——曹公四聖宮。有國家級傳統古村落曹公村、古桃園村,另外還有西閻村元代湯王廟、鳳翼門、醒民台,堡子村民間博物館、關帝廟、實相寺遺址,十河村侯氏宗祠、元窯河玄元洞,古十銀的清代小橋等,頗具“一村多景,景融文化,文化通景”的氣息。目前,歷山風景旅游區開發建設項目已經省發改委評審立項,全力打造5A級景區,將西閻鎮打造成康養小鎮、休閑度假小鎮。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