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在南沙成立“粤港澳区域协调中心”

2018-07-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黄裕勇报道:在《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订一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之际,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重磅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该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刘云刚教授,针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协调现状,建议大湾区设立“一地、双层、三级”协调机制,其中将在南沙成立“粤港澳区域协调中心,成员有粤港澳三地政府及珠三角9市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组成。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月2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召开成果发布会,一口气重磅发布三份大湾区相关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港澳青年内地创业》)。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将有助于促进粤港澳三地更紧密合作,将有力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发挥独特的作用和贡献,让湾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据悉,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作为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领域的国家高端智库,自去年5月8日由广东省港澳办与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以来,积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系列重大重点课题研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和不同城市功能定位,大湾区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要素流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法律协调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提交了20多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其中16份研究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采纳。

        研究院专家学者们也积极参与高层次的内部咨询会议,发表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积极召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制定提供了相应智力支持。

 

创新湾区合作机制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内容共包括四部分、十二个专题报告,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的“合作重点领域”及“体制机制安排”为指导,分别从基础设施、市场一体化、科技创新、金融和旅游等现代产业体系、优质生活圈、深化“一带一路”合作、重大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机理与发展方向,促进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流通。

        该报告认为,大湾区各区域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依托,是粤港澳合作关系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所在,其中,“一国两制”和四个核心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和经济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而大湾区发展建设难点在于需要在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法律体系的异质城市群内,进行跨境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合作与治理。

        报告同时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是大湾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大湾区未来打造高端产业与高端人才高地,发展创新技术产业。与此相对应的是,也应该充分发挥大湾区不同城市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并在“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合作与社会整合并重的“再区域化合作”合作模式。

         陈广汉着重介绍了报告对大粤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他认为,应创新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议成立由中央政府主导、粤港澳三地行政主要领导参与的湾区发展管理委员会;建设湾区国际化、便利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推进基础设施的互利互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协同产业发展体系;共建优质生活圈,重点解决跨境教育、就业、养老、医疗面临制度性障碍,为港澳居民在珠三角发展更加便利化的条件。

 

大湾区建跨境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2018)》课题组成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刘云刚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协调现状、问题与展望作了重点介绍,他建议,大湾区应建立“一地、双层、三级”协调机制,其中将在南沙成立“粤港澳区域协调中心,成员有粤港澳三地政府及珠三角9市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组成。

        此外,刘云刚认为,在“一地”之外,大湾区还应建立中央--省区、省区--地方的“双层”协调机构,下放部分中央行政权限与粤港澳协调中心,并建立中央、省区、地市“三级”管理组织,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相同利益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省去不必要的时空成本。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