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付莉莉 报道: 近日,成都高新区创新推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对需经行政许可(审批)方可从事经营的事项进行分类梳理,确立首位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最大限度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多项关联审批互为前置等市场主体准入难题。据了解,该项改革已率先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推行“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并在餐饮行业和交通行业“试”出效果。
成都高新区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简称“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 副局长牛波介绍,所谓“首证”,是指市场主体开办时在环保、工商、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首证通”改革即是以“首证”作为审批办理“后证”(审批许可、备案核定)的依据,“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后证”部门只做合规性审查。
确立首位行政审批事项 “后证”见“首证”直接“发证”
“证”和“照”一直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 “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重点是照后减证,各类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
“先照后证”改革以来,部分前置许可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不再实行先许可(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对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降低了准入门槛。但对于经营涉及后置许可的项目,在取得营业执照后,还须取得相关审批监管部门许可后才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于从事这类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虽然办证环节从办照前转到了办照后,由于事中事后监管方式落后、监管力量不到位,办证标准、条件、程序并没有变,‘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依然存在。牛波表示,成都高新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旨在打通“先照后证”改革“最后一公里”。
“成都高新区‘首证通’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破冰之举’,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意义,为全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贡献了成都高新区智慧和方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云贵教授对“首证通”改革给予肯定。他表示,成都高新区“首证通”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环节和抓手,是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改进政府服务,有利于破解市场主体准入“痛点”,有利于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和群众,对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餐饮和交通行业率先试点 破解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难题
成都高新区环汇商业广场(悠方)餐饮项目是“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首个成功试点案例。“我们这个商业综合体预计今年5月集中开业,眼看临近开业,大量餐饮商家仍没有办理证照,时间非常紧张。”“悠方”项目营运部经理张俊鹏回忆,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得知情况后提前主动服务,通过成都高新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各行政许可部门为86家餐饮企业“捆绑”式办理行政审批,让企业可尽快进入经营状态。
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在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过程中,配合开发商划定可从事餐饮项目的商业区域,对允许从事餐饮项目的商铺进行统计,建立“正面地址清单”,并报送注册登记部门。
“项目取得环评验收后,入驻餐饮企业即可自主在网上办理餐饮项目环评备案,同时可以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成都高新区环保与综合执法局环保处张滔介绍,环保部门将“正面地址清单”提供给注册登记部门,注册登记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按照“双告知”要求将相关信息推送给食药监部门和城管部门。已取得核定环评备案、营业执照的餐饮企业,在申请办理食品经营备案(许可)、招牌设置许可时, 食药监部门和城管部门只做合规性审查,不再收取重复性资料,由申请人进行书面承诺后,直接备案(许可),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除了餐饮行业,“首证通”在交通行业也得到成功运用。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交通许可部门首先受理“美团打车”项目(即上海路团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网络预约汽车出租客运业务经营许可申请,对该公司进行实质性审核。在同意开展网约车业务的前提下,注册登记部门同步启动“容缺登记”,实行告知承诺制。公司不再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即可办理营业执照。3月23日当天,公司同时拿到营业执照和网约车业务经营许可。 “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让我们搭上‘政策快车’,成都高新区在全国最快办完我公司网约车业务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上海路团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政府事务部高级经理韩正杰赞赏说。
“目前,全国都是针对某一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仅跑一次’改革,‘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实现了对一个行业‘仅跑一次’。”牛波介绍,“首证通”首先系统性地解决某一行业市场准入和准营问题,核心体现在“通”字上。政府部门间信息互通,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提前预判,简化审批流程,实行告知承诺制,真正做到“照后减证”。
“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 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活力
“放权,‘放’是前提,放管结合,‘管’在‘放’后。‘首证通’改革绝不是只放不管,而是在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腾出空间。”牛波表示,怎样放出活力、管出水平,考验着职能部门管理能力。成都高新区推行“首证通”,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将有关部门从事前审批中“抽出来”,从“严进宽管”真正转向“宽进严管”。
“首证通”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如何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将城管、环保、工商、食药监、质监等多项执法职能整合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执法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通过建立“首证通”行政审批系统,实现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推进市场监管关口前移,实现营业执照和后置许可事项联动办理。
“下一阶段,成都高新区将归集共享各部门涉企的行政许可信息,扩大该系统信息归集共享的覆盖范围,建立建设智慧监管执法系统,完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深化‘首证通’改革。” 牛波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扩大“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实施范围及行业领域,例如,对餐饮业实施环评“负面清单”管理,允许市场主体在开办申请时自由选择“首证”。
“首证通”改革是成都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改革、“三十二证合一”等多项试点,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截至今年3月底,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16.28万户(不含省、市局登记),其中,企业存量达12万家,注册资本金达1.2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