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田琴、呂斯達北京報道:“作為一座日漸國際化的都市,福州市采取什麼措施來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幸福感?目前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籌備工作進展如何?”6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福建省代表團開放日吸引了眾多境內外媒體關注,本報記者抓緊時機就所關注的兩個議題向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尤猛軍進行提問。
尤猛軍表示,福州圍繞“有福之州”的建設,圍繞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主要抓住以下幾項工作。首先就是舍得拿出上千畝的黃金地段來打造市民的公共空間,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建設了十二條的休閑步道,總長108公里,建設了15個規模比較大的生態公園,總面積超過了600畝,開挖及擴挖了七個湖,總面積超過180公頃;第二個措施就是把群眾發動起來,大家都來種樹,福州在全市新種喬木30萬株,其中單單市區就新種喬木12萬株,現在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4.4%。第三就是發動大家都來守護空氣質量,通過源頭治理、強化執法,去年福州的空氣質量提升到全國74個重點城市的第五位,省會城市的第三位。第四個措施就是用整體的生態理念來治理水系,福州有內河100多條,總長超過240公里,福州將內澇、黑臭水體、污染源、水系周邊的環境加上智慧管理5項工作1300多個項目一起上,來治理水系。第五就是開展連片居民區的改造,傳承習總書記關于安居工程的戰略部署,去年全市實施連片居民區的改造1000萬平方米,今年和明年還要改造106個片區2300萬平方米。第六個措施就是標本兼治來緩解交通的擁堵,落實緩解交通擁堵的項目及措施637個,現在城區的平均車速提高了6.83%,日均堵情下降了34%,在全國100個大中城市的交通擁堵排名中從第19位下降到了第32位。
而關于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籌備情況,尤猛軍告訴記者,“經過中央的批准,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會在福州舉辦,目前整個峰會的籌備工作正按計划有序推進。”
據尤猛軍介紹,在論壇的組織方面,一個主論壇還有八個分論壇整個組織方案已經基本就緒,數字中國成果展覽方面屆時峰會將提供4.2萬平方米的場地,騰訊、華為等數字經濟的龍頭企業數百家來參展。在電子政務成果的推介方面,現在主辦方正在全國遴選30個電子政務最佳實踐案例,到時候將在主論壇環節向大家展示,在智能場景的應用方面,峰會的智能會務系統將嵌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無接觸安檢等等新的技術,到時候會給來賓提供全過程的智能服務。
“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為峰會的成功舉辦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也熱情地邀請各界朋友屆時到福建、到福州來參加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尤猛軍表示,會議的場館、後勤、安保等等各項保障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