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协委员、三迪时空集团董事长李培学。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齐薇然报道: “青岛是‘中国制造2025’首批示范城市,未来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必然要求形成包括先进制造业在内的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必然要求加快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3D打印在这个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月12日,在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记者采访到青岛市政协委员、三迪时空集团董事长李培学。
他表示,从国际潮流看,3D打印已经进入从实验室转向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未来3D打印有望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一样,作为一种基础性工具,与各行各业结合,形成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拿目前青岛的具体情况来说,在军工领域,用3D打印技术实现战场快速修复和零部件快速制造;在汽车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制造试验用车型部分车体;在模具制造领域,用3D打印技术制造蜡模和复杂腔体结构等;在医疗领域,用3D打印技术制造手术导板、义齿、生物仿生结构;在教育领域,用3D打印技术制造各种各类复杂教学模型等。
构建青岛国际3D打印生态产业圈
为了更好推进青岛3D打印与各产业的融合,李培学建议,以青岛市名义争取主办国际高层次论坛、展会,在全球3D打印版图上强化中国青岛的城市品牌和影响力。扶持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加快走出去,促进国际行业信息和资源融合,实现国际化互联互通,为3D打印行业凝聚全球一流资源,助力青岛企业大幅提升全球竞争力。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增材制造技术在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
另外,按照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一业一策”,推动3D打印龙头企业优先在青岛市电子信息、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橡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等产业链中加强国际化示范应用推广。3D打印作为高科技产业中的一部分,不仅和制造业可以结合,和新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同样具有融合的无限可能。转变以往各项扶持政策集中于加工制造专项领域,鼓励3D打印与商业零售、教育、娱乐等消费新业态结合。
三个布局:扎根青岛、引领全国、连接世界
扎根青岛,作为国家新批准的特大型城市和中心城市,三迪时空不仅总部在青岛,还将在青岛建设国家级的创新基地,科研机构,带动全产业链向青岛集聚。目前,三迪时空正筹划在青岛即墨区建设国际化大批量集群定制化智能工厂,集合全球最尖端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终端加工制造。并由此推动形成国内首个3D 打印互联网工业柔性制造体系,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扁平化,引领3D打印工业化应用革命。
引领全国,作为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单位,三迪时空全程参与了行业标准起草,牵头建立3D打印标准检测认证及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三迪时空院士工作站签约了国内3D打印行业顶级专家院士卢秉恒、戴克戎、颜永年为顾问。3D 打印智能制造培训实践基地也涵盖了3D打印行业培训、智能制造实践人才培养、中小学课外拓 展实训等。
连接世界,主要是实行国际化战略,着眼于全球发展趋势,进行布局。三迪时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欧洲设立国际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国际增材制造研究院。除聘请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张建伟,哈尔堡工业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等国际知名专家外,还与世界顶级实验室 DESY、弗劳恩霍夫 协会、美国橡树岭实验室、柏林工大等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三迪时空牵头,在德国下萨克森州成立了中德增材制造协会。
此外,2017年11月,三迪时空与德国签约一系列合作项目,一是以中国最大的3D打印平台三迪时空和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3D打印平台合作,组建全球范围内的3D打印联盟,实现全球3D打印资源的共享;二是与德国 CellCore 有限公司合作,主要开展3D打印在仿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联合开发大尺寸宽幅3D打印设备;三是依托世界知名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生物芯片工程师团队,结合3D打印技术定制生产用于基因检测的生物芯片。以上三个项目将于 2018 年投产,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人民币,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 1.2 亿元人民币。
李培学介绍称,2018 年,三迪时空确立了“构建国际增材 制造产业生态圈”的总体目标,提出“一体、两翼、三布局” 的战略规划。其中,“一体”是指实体经济,目前三迪时空的平台已聚集行业应用企业 10 万余家,制造服务商近 2000 家。线上部分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要素聚合,支撑智能制造体系。现在,三迪时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3D智造云平台,并率先启动建设国内首个3D打印大数据中心。线下部分,推进 3D 打印创新应用与产业基地建设,推广3D打印消费者体验中心,推动先进技术、制造业和零售服务业等业态加快聚合。2018年,三迪时空生产的世界首款 4 米级超大尺寸光固化 3D 打印机将赴德参加世界3D打印顶级展会,代表青岛展现中国3D打印设备的最新领先成果。
与此同时,三迪时空还将在青岛即墨区建设中国 3D 打印创新产业基地, 总投资 13 亿元人民币,基地包括总部大楼、院士工作站、国际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中德金属3D打印创新中心、人才公寓等,201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2022 年全部建成启用后能容纳20-50家高科技智能制造企业,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