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齊薇然報道:11月8日,以“新動能、新制造、新經濟”為主題的“2017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在青島圓滿落幕,來自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0多個省市約300位互聯網和制造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出席會議。通過主題演講、主題報告、平行論壇、集中簽約等四大板塊的活動,全面展示全球范圍內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豐碩成果,促進理論領域的智慧碰撞和行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進入發展新階段。
在開幕式集中簽約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青島市政府三方簽訂《部省市協同開展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合作備忘錄》,青島成為工信部《中國軟件名城管理辦法》發布后國內首個“中國軟件名城”創建試點城市;青島市政府與博世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外,骸集團、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弗勞恩霍夫研究院、青島中德生態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以中德合作為基礎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培訓中心。隨后,青島市政府副市長閆希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為中德先進制造創新服務平臺、智能制造國際培訓中心、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項目—青島中德生態園等重點項目揭牌,標志著中德兩國在互聯網工業領域進入了深度合作的新階段。
軟控股份董事長袁仲雪:產業互聯網將成下一個風口
大會上,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袁仲雪發表了表示,當前消費互聯網大格局已定,工業互聯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產業互聯網則剛剛興起,將有望成為互聯網經濟的下一個風口。所謂"產業互聯網",是指傳統制造業以各企業為核心實現智能制造,在搭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上,向上下游延伸,在其整個產業鏈條上各個企業以及企業內部各個環節均實現互聯。
袁仲雪介紹稱,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做成功的關鍵,但現實往往是產業鏈上下游想法各異、互相掣肘,嚴重不利于產業整體的轉型升級與新舊動能轉換,而一旦"產業互聯網"平臺成功搭建并良性運行,則可望使各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但產業互聯網平臺也有天然的壁壘:一方面,產業有很多細分領域,因為其特有的技術、工藝、客戶關系、流通、B2B等特性,產業的互聯網化相對更專業;另一方面,產業互聯網化需要虛擬(數字)化的東西相對消費互聯網來說更多,要將企業、工廠的整個流程進行虛擬(數字)化。
在袁仲雪看來,當前橡膠輪胎行業部分智能制造的實踐,更多的是在工業互聯網的范疇。只有從產業鏈上系統地分析研究,將智能制造與新材料深度結合,才能實現高性能產品的不斷創新,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據悉,袁仲雪帶領的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探索的就是"產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模式,且近年來已沿橡膠與輪胎產業鏈上下拓展,成功打造了一個從最上游的化工原材料、合成橡膠,到軟件與硬件裝備,到下游輪胎生產,再到輪胎全球銷售網絡,再到廢舊橡膠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閉環,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金融鏈,形成了全面覆蓋橡膠材料、工藝、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業務遍及全球各大洲的產業發展大格局。
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汽車充電生態網+新能源微網
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在會上跟大家分享了充電重新連接世界,他認為中國的創新前十年基本上都是互聯網帶動的,到現在為止,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了,上半場更多的提出來是互聯網家,下半場可能是產業和生態發展的工具,而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巨大的引領。未來的電動汽車和傳統的油車是不一樣的,三分之一拉人、三分之一拉能源,三分之一拉數據和信息,我們可以晚上睡覺的時候,三毛錢一度電把放棄掉的風電裝到電動汽車里面,白天的時候除了上班下班接孩子,車上裝了50度電,用到10度電把剩余的電把1.3-1.4元給賣掉,到2030年我們的電動汽車要達到8千萬輛到一億輛。
對于為什么電動汽車發展慢?于德翔表示,一個是沒有地方充電,因為電動充電樁解決不了汽車群充電的問題,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汽車一定是叫群充電。我們給某一個地方做了更酷一點的基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于儲能、太陽能的微網系統,這里面包括智慧路燈、智慧停車、無人駕駛所有功能于一體的基于新能源汽車的微網系統,同時我們在每一個系統當中,這個是充電箱帶了100臺車的充電,完全是模塊化結構,在我們的體系當中,我們會保證90%的車在晚上不用電的時候充電。
據介紹,2017年特銳德每天充放電的數據量是4.8億筆,每天1TB,2020年每天40億筆,每天50TB的存儲量。基于各方面思考,特銳德建立了基于充電的“王字”體系,底層是電能交互層,上面是數據平臺層,在縱向實現了總控通訊和數據的調度。于德翔說,作為特銳德特來電我們不是做的充電樁,而是把我們車位上的車聯網和馬路上的車聯網和天空中的車聯網做成三網融合的新能源的互聯網和數據網。目前為止,特銳德已在國內成立了83家公司,落地了260個城市,建設的終端18.2萬個,占了國內51%的市場。
酷特智能打造政研企平臺 助數據智能與產業融合
在大會的數據智能與產業融合高峰論壇中,工信部電子一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秘書長周劍、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博雅大數據學院執行院長王濤、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等專家學者和行業大咖先后做主題分享。隨后,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與酷能智能達成為工業大數據實驗室共同揭牌,憑借雙方的成功經驗和品牌知名度,圍繞工業大數據的科研與成果轉化進行合作,成立了工業大數據實驗室。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將為企業如何用好、用活工業數據,如何讓工業數據服務企業提供指導與幫助。
同時,咸陽市政府與酷特智能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并現場舉行揭牌儀式,此舉旨在由酷特智能幫助當地企業轉型升級。酷特智能在互聯網工業、個性化定制領域的探索和成績,吸引了青島市、咸陽市、鹽城市、齊齊哈爾市、界首市、桐城市、光山縣等多地政府的參觀考察團,攜手酷特智能一起搭建“政-研-企”轉型升級服務平臺,進行產業“精準式、集群式”的轉型升級,實現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蛻變。
據介紹,自2003年起,酷特智能投入數億元資金,以3000多人的工廠為試驗基地,實現了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智能制造模式,建立了C2M工商一體化生態平臺,并簽約改造了服裝、化妝品、自行車、機械、家居等數十個行業的近百家企業,成為互聯網工業標桿企業。通過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與咸陽市政府的合作,搭建起政-研-企一體化平臺,將幫助更多的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工業企業。
三迪時空——3D打印繪制國際智能制造新生態
在大會的IM 3D打印產業融合高峰論壇上,匯聚了眾多3D打印領域知名企業高管以及專家學者,圍繞3D打印的創新應用實踐以及新型產業生態構建等重大命題,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凝聚智慧實現產業新突破。
“經過幾年的發展,青島市3D打印生態圈已經確立,產業鏈日臻完善,涌現出了像三迪時空這樣優秀的3D打印企業,形成了業界矚目的‘青島企業群體現象’。3D打印等創新性的新興技術逐漸成為真正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內涵式發展的‘主引擎’。”青島市經信委副主任卞成說。
三迪時空董事長李培學表示,3D打印產業發展需要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尤其在人才、技術等方面要走國際化的創新融合發展之路,不斷創造新動能、打造新制造、催生新經濟,實現更高水平發展。作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D打印服務平臺,三迪時空主動肩負起促進3D打印與各行業領域跨界融合的使命,以國際增材制造創新中心以及國際增材制造研究院兩大國際載體,與國際著名科研機構密切合作,凝聚了全球行業內外一流資源,內引外聯國際頂級專家,助力中國企業大幅提升全球競爭力,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生態圈,在3D打印產業始終引領創新潮流。